ICIC 2025人机交互技术会议成功召开

2025-09-17 21:46:50 来源: 汽车学会

  9月16-17日,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 2025)人机交互关键技术会议在苏州市相城区成功举办,行业同仁齐聚一堂,共探智能座舱发展新路径。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智能座舱正演进为AI智能体形态。本次会议聚焦智能体驱动的座舱主动交互、座舱智能语音交互及人机共驾三大热点,汇聚来自企业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共话智能座舱人机交互领域的未来发展宏图。会议由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曹东璞教授担任主席,理想汽车智能空间副总裁勾晓菲与东风汽车集团智能驾驶与座舱开发中心副总监、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恺担任联合主席。会议由曹东璞教授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博士后吴盈章博士共同主持。

  子模块一:智能体驱动的座舱主动交互

  蔚来汽车前瞻系统主任工程师刘达分享“从规则驱动到环境智能体,蔚来主动交互的思考与实践”。他介绍了NOMI从基于规则驱动的“懂我引擎”主动交互系统,到具备主动行动、人类在环、后台任务、并发执行特性的Ambient Agents下一代主动交互框架的演进过程,展示了相关功能的应用数据与价值。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解读了《2025年汽车智能座舱技术趋势》报告。该报告从“智能变革”“交互演进”“空间重塑”三大维度,系统梳理出未来1-3年值得关注的八项技术趋势。她表示,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为企业在技术投入与战略决策中提供参考,助力其把握技术节奏、实现稳健发展。

  北斗智联战略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黄胜,分享”AI智能座舱的多模态进化与全域融合技术路径”。他深度分析了AI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深度渗透,智能座舱正加速向AI智能体形态演进,从“可用”向“好用”进阶,并呈现出自然化、主动化、个性化、情感化、自成长的特点。

  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平台部总监彭璐,分享“AI焕新智能座舱服务与交互体验”。她指出智能座舱面临交互割裂、服务被动等挑战,讲解星河AI座舱技术架构、AI Agent场景化服务创新及情感化VPA设计,说明其在安全提升、体验增值等方面的核心价值。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付宝车生活数字座舱业务总监钟宜冉,分享“AI时代,共建智能汽车新体验”。他介绍支付宝车载助手的覆盖规模与核心架构,其以“以人为中心”推动特定服务上车,以智能体为主要载体并注入情绪价值。他还提及已落地的多项服务及车载支付优势,呼吁行业共建数据标准,推动座舱转型。

  子模块二:座舱智能语音交互

  吉利汽车集团中央研究院智能座舱分院院长助理兼任人工智能中心AI语音算法资深总工李程峻,以“做好AI应用基础能力,拥抱AGI时代到来”为主题分享。他介绍极氪智能化发展历程及Eva语音助手迭代,讲解智能语音&主动智能技术方案与Kr大模型,展望智能座舱AGI发展趋势及极氪未来AGI演进路径。

  科大讯飞002230)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汽车事业部车载智能音效市场总监周凯,探讨“探索未来车载声音体验的新路径”。他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与科大讯飞AI技术积累,围绕人机交互与场景创新,从声音统一化管理、主动降噪、私享音频等十个趋势,阐述AI与车载声音融合的实践及讯飞车载音效系统的合作成果。

  百度地图智舱总经理余云飞发表“智能座舱跨模态AI语音,助力车企打造跨代级座舱语音新体验”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百度地图正在用端到端语音语言大模型全面重构智能座舱AI语音,打造真人化、多情感、极速交互体验,深度融合百度地图与百度搜索能力,实现全场景深度互联。端到端语音语言大模型通过开放生态,正加速推动与Agent结合,为用户提供下一代多Agent协作的通用智能化解决方案。

  子模块三:人机共驾

  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软件产品体验设计业务总监柳宇翔,以“从“功能驱动”到“体验赋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交互式辅助驾驶新时代”为主题报告。他介绍了智能驾驶技术与用户体验的落差及痛点,提出了“交互式智驾”方案,阐述了模态感知系统与生成式交互策略,在安全、体验等方面的核心价值。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教授褚端峰,分享了“多模态数据驱动的人机共驾技术研究”成果。他针对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真实性等不足,提出涵盖多模态交互验证、主动安全故障注入等的系统化方法,讲解相关测试平台设计与应用,说明其在提升测试覆盖度与系统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副教授郭柏苍,以“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控制权接管安全性研究与展望”为题目分享。介绍针对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人机共驾控制权接管安全问题,构建的“状态感知-场景生成-绩效评价-策略调控”技术框架相关技术贡献与实验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胡川,以“智能座舱多模态状态检测与接管能力预测”作主题报告。他分享了围绕驾驶员接管能力时变性与个体差异性问题,接管绩效预测、风险感知与人机信任及人机共驾规划控制,提出的基于接管绩效的接管方法与柔性接管策略。

  人机交互关键技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领域搭建了关键交流平台,汇聚产学研智慧,剖析技术瓶颈、分享实践经验,助力行业从“技术可行”向“体验最优”“安全可控”跨越;会议在智能体驱动的座舱主动交互、座舱智能语音交互、人机共驾三大领域分别明晰技术路径、探讨突破方向、探索安全范式与标准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未来,随着多模态感知、认知智能、大模型、端云协同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智能座舱将带来更具沉浸感、个性化、安全性的新体验,推动座舱从被动响应的 “工具” 转变为主动服务的智能 “伙伴”,重塑产业生态,为用户打造更优质的出行环境,持续促进该领域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