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科技与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发布《核科技前沿十问》

2025-09-23 18:29:03 来源: 劳动报

  摘要:本次大会策划并发布了《核科技前沿十问》。

  9月23日,2025上海科技与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21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开幕。大会聚焦“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物质科学”主题,旨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凝聚发展共识,助推上海、长三角科技期刊事业迈向更高水平,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核科技前沿十问》

  锚定学科突破关键坐标

  今年大会以“物质科学”为年度主题,核科技作为物质科学的重要领域,其前沿探索既关乎基础研究的突破,也影响着能源安全与高端技术创新。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的“记录者”,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还将日益成为科技发展的“助推者”,基于期刊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将科技领域的关键瓶颈、前沿方向与未来命题进行梳理,为基础研究、技术研究突破锚定关键坐标。因此,为了更好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本次大会策划并发布了《核科技前沿十问》。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核技术》《核技术(英文)》主编马余刚院士领衔,依托期刊海内外顶尖编委团队,历经广泛征集意见、多轮反复论证,最终提炼出核科技领域未来发展中具导向性、关键性的十大问题与难题。

  这十大问题围绕“强相互作用与质量起源之谜、极端条件下的核物质性质、核结构的多尺度演化、奇特原子核与核反应机制、核天体物理与元素起源、先进核能与聚变能发展、核技术跨界应用新前沿、核安全与核废物处理的终极方案、先进加速器复合体与先进探测系统的颠覆性创新、核科技的国际合作与战略格局”等方面提出,不仅是对核科技前沿的聚焦,也是向全球核科技研究者发出的学术邀约——旨在以问题为引领,共同推动学科向更高水平、更宽维度突破。

  π指数拓展至物理领域

  助力构建自主期刊与科研评价标准

  期刊和科研评价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学术方向、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挥棒”。SCI等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引入,为我国科研事业打开了接轨世界的窗口,为我们快速了解国际前沿、提升科研规范化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破冰作用。

  在2024科技与期刊高质量大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研究团队发布了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π指数分析报告。

  π指数的亮点在于:一是超越单纯的引文量化,通过引入多维度考量,力求更全面地捕捉科研成果的价值,避免仅以引文数据衡量成果意义在时效性等方面的局限。二是加大同行评议权重,在综合考虑期刊影响力的同时,重视凸显论文本身的质量,同时突出论文主要贡献者的权重。三是力求实现不同学科特异性评价,跳出“一刀切”的统一标准,允许针对特定学科的特点和特色进行定制化评估。四是促进质量与贡献并重,鼓励科研机构开展高质量、有实质贡献的研究,而非盲目追求数量。

  此次,物理领域科技期刊π名单及π指数相关成果的研究与发布,既是π指数在跨学科延伸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上海助力构建国内自主期刊与科研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

  头图为大会现场。劳动报记者王嘉露摄影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