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棱镜》新能源的未来不在电表之内而在产业之间

2025-09-23 19:29:53 来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136号文件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五个月过去,各省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市场化机制逐步落地,新能源与传统电力系统正在碰撞中寻找新的平衡。这一过程中,发电侧如何应对收益挑战?用电侧如何理解电价波动?未来,“绿电直连”“零碳园区”“源网荷储”等新场景又将带来哪些机遇?

  本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电力市场顾问卢嘉斌对话马哥能源频道创始人、博士 马一峰,简析136号文对光伏和新能源市场的影响。

  “未来是场景的时代”,不仅是电力的市场化,更是能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开端。从短期平滑过渡到长期系统效率提升,从发电侧投资理性化到用电侧电价敏感性,层层递进,唯有打破边界、整合资源,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抓住先机。政策放手,市场出手。新能源的未来,不在电表之内,而在产业之间。

  文字如下: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电力市场顾问卢嘉斌:今天,我们想跟马总一起聊一下今年在这种新能源新政策的这个条件下,比如说咱们看到的136号文对我们整体新能源的这个光伏行业的影响和我们的应对措施以及一些新场景我们能挖掘到哪些机会?我们在研讨会上也经常聊到了就是136号文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正式发布,发布五个月之后其实很多省份也出现了这种引导性的承接文件,在您看来咱们国家出这个文件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个文件在各省对我们光伏企业以及用能终端的企业影响是什么?

  马哥能源频道创始人、博士 马一峰:出发点大家探讨了非常多了。其实呢,是希望把电力这个事市场化。我们现在整个电力行业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煤电的占比仍然是居高不下的,电量这块装机量占比在缩减,新能源的装机在上涨,但是发电量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再往前走的话我们希望要替代煤电,因为不替代煤电的话,用电成本是不可能下降的,替代煤电,我们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就电量这块那就会必然带来平衡成本的上涨,平衡成本上涨就要不然你就往上传导压发电端,要不然就往下传导电价上涨,很显然,我们现在不能接受电价的剧烈上涨,各个地方都不允许电价上涨,我们还要招商,还要降电价,那现在我们选择是压上游电价,所以光伏,我们整个的电价很低。但是这很显然,这种状态是不可能持续的,136文件我认为它一个非常核心的点,现在是把大量的电往市场里面去推,有了一个即时电价或者即时电量这个事,做一个场外的一个缓冲机制,但是我认为这缓冲机制,会很快过去,然后全量市场化,那么这个市场的建立会带来很多主体的这种参与,就主体越多,市场越活跃,他才可能分摊这个平衡成本,让系统效率上升才可能在这个发电成本下让市场继续存在,让这个整个中国电力系统别崩盘,还能完成能源转型的目标。136文发了之后,各地方有的是出了正式的文件,有的出了这个征求意见稿,有的出了过渡期的文件,但是我觉得所有这些文件,首先我认为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都领会了上层的这个意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每个省具体情况不一样,你像蒙西,这个内蒙那他就没有机制电量,已经90%本来就是现货市场,我不需要那个机制电量,但是像山东或者是江浙一带,比例没那么高,各个省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觉得也造就了不同的市场多样性,这个也是对的。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电力市场顾问卢嘉斌:目前,您觉得对这个企业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或者从短期和长期,您是怎么看这个事?

  马哥能源频道创始人、博士 马一峰:企业用电端我们应该这么看,我们先跳出来某一个地区,我们看全国情况,我们全国去年的风光电量占比18.6%,今年20%,也就是说如果平均来算的话,我一家企业用100度电,有20度电是新能源,有80度电是煤电,新能源电只占20度电,这20度电里面,我们说有一部分是市场化的,有一部分是这个进入机制电量的,进入机制电量50%还是80%,它真的会对我们的用电测产生很大影响吗?你想想一共就20度电,这里面有假设50%进入这个机制电量,那就10度电,只有10度电,你就算80%进入机制电量,因为你用电侧要参与这个这个差价结算的分摊,大家就会说这个分摊多了,特别是存量项目,如果说你进入今日电量比例过高,会不会让用用电端这个电价会上涨,你想100度电里面只有20度电是新能源,里面50%,那有10度电,这有10度电,你是需要分摊的,10度电里面的差额结算多少钱,就算一毛钱,你最后分摊一下可能也就一分钱甚至不到一分钱,对于企业用电端来讲,其实影响并没有大家想那么的大,我认为从用电端来讲,现在影响最大反而是分时电价,就是说你在中午用电多,还是在晚高峰早,高峰用电多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你全天不间断的平稳用电,有可能你的电价上涨一点,非常小,如果你能调节,你电价反而下降,如果你不能调节,偏偏在用电高的时候用电,那电价高,那你的用电量,你的电价是要上涨,这是短期。从长期来讲,我们中国的电价是一定要往下走的,这个拐点在什么地方,2030年之前是不会出现,这个从现在到2030年,有可能我们在温和的上涨,因为你的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投大量的钱,有可能2040年,快到2040年,或者2040年前后出现大的拐点,整个系统效率提升到一定程度,市场机制成熟到一定程度,这个电价往下走,那时候就漂亮了,转型基本成功了。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电力市场顾问卢嘉斌:您刚才分享的更多是用电测,新能源其实占用电测的一小部分比例,但是这个机制电量对于发电侧,比如说一个光伏企业,100%的市场化,对于他们来讲,会不会导致收益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在136号文范围内,还有新老划断的一个问题,增量可能比例维持现行的一个政策的延续性,但是对于增量项目,在收益上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马哥能源频道创始人、博士 马一峰:对于发电侧影响那可就太大了,首先我们说存量项目,存量项目我们说现在有的省进入机制电量的比例可能不尽人意,现在我们要做电力市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存量电站是非常大规模,它进入市场也不可避免,这个里面有什么问题呢,就是大量的电站,特别以前拿补贴的电站,他其实已经收回成本了,也就是说我在划这个老电站,多少比例进入机制电量,这个划线的时候,我是要考虑老电站的回收期的,我不可能引起动乱,引起好多投资者血本无归。那新的呢,新的我现在已经告诉你了机制电量,你要进入市场,你进机制电量能进去你就进,你进不去你就要自己交易,你在投资之前你要想好,凭本事吃饭。所以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强迫你投,所以新电站投资必然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这是对的。你不应该这么疯狂,因为电是为经济服务的,我们的产业经济需不需要这么多电,或者说在转型过程当中,我需要以什么样的节奏让新能源发电,不是越猛越好,而是有节奏的配合我的电网的建设,火电的建设,调节能力的建设,市场机制的建设,一点点来。所以机制电量,它的抓手调节期非常灵敏,很精细,各个地方政府都会调节,调节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的转型更平稳。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电力市场顾问卢嘉斌:其实我听下来我们的政策更多是从短期内要让这个改变更加平滑,从长期内我们通过无形的手,再去正确的引导行业可持续性去发展。看您经常深入到无论是源网荷储或者说绿电直连甚至像零碳园区这样的场景当中,在您的这些案例里面,您认为比如说无论是光伏企业、新能源企业还是用电企业,在这个新的这些场景下他们有哪些挑战和机会?

  马哥能源频道创始人、博士 马一峰:首先挑战是如何把我们的现在无论是绿电直连还是零碳园区,还是源网荷储,它核心是你面对的场景利益相关方非常多。首先是地方政府投资者,当地的产业各种政策红线框框,你把这些都搞定都摆平,每个参与方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大家很happy,然后把事做成,这是非常考验你的这个资源的这种整合能力和你的方案能力,方案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方案,利益相关方太多,绿电直连也好,源网荷储等等这些,这是地方政府现在降电价的几乎唯一的手段,市场需求非常强烈。降电价才能稳住本地产业,才可能招来新的产业,所以说如果你有这个能力,这市场就在这

  这是机会、今年是试点,明年可能就要更大范围做“十五五”要整个都把整个中国的工业园区我觉得都可能翻一个遍,老的改造,新的自带零碳能力,所以这就是未来,我们能源跟产业融合的新形态,新的场景。以后就是场景的时代,产品不值钱,关键是场景,谁把场景做好谁值钱。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电力市场顾问卢嘉斌:政府其实是更多是放手,让我们需求真正的去接近这个市场端,让需求和市场端去匹配。

  马哥能源频道创始人、博士 马一峰:必须得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国家提倡可再生能源替代,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各种文件都会出台,如果能源不跟产业融合,只懂傻傻的发电,绝对没希望。(完)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