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学教室”公益项目启航“食学通识教育丛书”走进中小学
9月23日,由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儿童中心协办,海燕出版社、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承办的“食学通识教育丛书”新书发布会暨“食学教室”公益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办。
“食学通识教育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广伟撰写,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和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指导。本套丛书以3至13岁儿童为对象,强调食学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旨在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食学教育,帮助广大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据介绍,本套丛书共7册,幼儿园1册,小学1—6年级各1册。这套丛书根据儿童教育特点和食学教育特色,突出了3种教学方法、5个教学场景和1套教学课件。“3种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学、体验教学和实践教学;“5个教学场景”是教室场景、工坊场景、基地场景、食堂场景和家庭场景;“1套教学课件”是食学教育圆盘。这套课件把小学生要掌握的食学知识集纳在“12个圆盘64个刻度”上,知识体系模块化,由浅入深,包含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的内容。在设计上,这套丛书设计了康康、美美、老师和生肖卡通的形象,采用四者对话的体例,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小学生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了解食物、了解怎样吃出健康,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内容。但是,迄今为止,食学还没有成为一种通识教育课程,食育还没有在小学校园实现系统化推广。与会专家认为,“食学通识教育丛书”的编辑出版,对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无疑是一种有益尝试。
发布会上,国内首家以食学通识教育为主题的“食学教室”公益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食学教室”公益项目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是推动食学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有益探索。为了让小学生更广泛地接受和实践食学通识教育,在小学校内设置“食学教室”,具有更多样的教学场景和更丰富的教学形式,是做好食学通识教育的基础。该项目计划1年内在全国建立100间“食学教室”,3年内在全国建立300间“食学教室”,5年内在全国建立500间“食学教室”。
食学研究专家刘广伟分享了该丛书的创作过程,诵读和演示了《食学三字经》,分享了新的知识体系——“食学”,他希望通过“食学通识教育丛书”进入校园,能够全方位地教会孩子们如何吃、如何吃对、如何吃出健康。
据悉,“食学教室”公益项目于2025年8月与海南省教育厅达成“食学教室”捐赠计划,活动当天启动向海南32所小学捐赠32个“食学教室”,并由海南省屯昌县坡心镇中建学校校长符召代和南坤镇南坤中心小学校长梁朝霞作为代表出席捐赠仪式。每间“食学教室”将配备适合中小学生的烹饪设备、“食学通识教育丛书”,并邀请烹饪老师客座教学,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的食学素养及劳动精神。
活动期间,海燕出版社向中国儿童中心捐赠《食学启蒙》图书,向海南省小学校捐赠“食学通识教育丛书”(1—6年级)图书。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