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市场化原则 多路径促进联农带农机制走向“共赢”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是近日刚刚开启的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丰收”不仅是指粮食等农产品产量上的丰收,也体现出农民收益增加、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农业产业链上主体的共赢,从而向着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迈进。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基于上述政策要求,让农民增收得到保障,就需要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能力。换言之,只有在产业链上下游都可以获益的前提下,联农带农机制才具备可持续性。实现产业链上主体的共赢的前提是,保障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的收益,这就需要各方协同创新,遵循市场化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形成健康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生态。
如何促进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共赢”?从联农带农的收益连接方式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联农带农模式。在种植和养殖领域,直接收购、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流转与股份合作等模式较为常见;在农文旅领域,主要采取通过龙头企业项目开发,带动当地农产品高附加值销售以及个体民宿经济发展模式。无论何种模式,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方”和“被带动方”的农户均要获益,否则联农带农机制的成效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一切都离不开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创新与实践。
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过程中,来自市场的价格波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痛点”。无论是针对直接收购模式,还是订单农业模式,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黑龙江绥化粮贸环节联农带农的实践探索就是试图最大化地解决上述问题,其充分发挥期货交割库的优势,通过期货套期保值规避市场价格风险,赚取基差效益,将这部分效益向上补贴农户,向下反哺工厂,达到“农户高价卖粮、工厂低价买粮”效果的显现。事实上,无论是农产品收购价格走低影响种植端收益,还是收购价格攀升让农户获利而致使农贸主体、加工企业承压,都可能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各环节主体能从产业链稳健运行中获得合理收益,才是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的基础,才能让联农带农机制得以正向发挥。
实际情况是,当市场价格波动或供需关系持续失衡,尤其是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对整个产业链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在粮食领域,一方面会出现农户惜售或弃种,另一方面,粮贸主体可能会面临“收购季越收越高,卖粮季越卖越低”的困境,如此状况会导致一部分主体退出市场,尤其是粮贸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的退出,这将进一步加剧农户卖粮难的问题。
联农带农机制的完善需要市场化推进,从产业协会的角度来看,联农带农更多体现为“抱团取暖”、联合起来,规避市场风险,同时,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能力,强化市场竞争力。例如,江西万年县是生猪养殖大县,该县的生猪产业发展协会带动养殖主体在疫病防控、饲料兽药采购等方面协同合作,同时,在主要养殖主体联合发起的担保公司的助力下,以非营利的经营原则,从当地银行机构获得持续的贷款支持,在当地生猪产业发展、保障养殖户收益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农带农不仅针对种植养殖行业,近些年各地推动农文旅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这个领域,一二三产业融合,文旅龙头企业的联农带农效应凸显。以某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当地引进某大型文旅集团开发索道、中高端酒店、大型虚拟实景演出等,不仅为当地带来较多游客和就业机会,也形成了一定的土特产品牌效应,农产品价格溢价显现,当地民宿、农家乐、餐饮经营呈现较好态势,农户持续增收。
无论是以期货工具对冲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保证种粮户和自身的收益,还是抱团取暖的产业协会促进联农带农模式,抑或是打造农文旅产业生态,提升联农带农质效的尝试,都是在遵循市场规则前提下的实践与创新,均值得借鉴。
与此同时,持续提升联农带农的“带动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是做好联农带农的重要基础。2023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出台《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连续安排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专门支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在中央政策推动下,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联农带农方式,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提升联农带农能力。此外,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例,2024年全国有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6.1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400多万户。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各类主体中,服务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数量占比超八成,社会化服务主体结构日益多元。为稳定粮油作物生产,提高服务效率,破解农资集采、集中育秧、冷链仓储等关键薄弱环节,多地建立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构建更高效、可持续的联农带农机制,就需要坚持强化带动效益与提升带动能力相结合,科学合理确定带动方式和受益程度,积极构建关系稳定、联结紧密、权责一致、利益共享、风险可控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具发展韧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机制保障。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