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中国新气候贡献目标,解锁化纤低碳实践路径

2025-09-25 23:06:44 来源: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在《巴黎协定》达成 10 周年之际,9 月 24 日,中国公布了到 2035 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下降等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包括化纤领域在内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重要遵循。

  9月25日,作为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分论坛之一,“金彩·绿色低碳发展论坛”聚焦绿色纤维研发、绿色环境治理、绿色装备应用三大核心方向,汇聚行业企业分享实践经验,为领域内低碳技术落地与模式创新搭建交流平台。金彩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侠担任论坛主席及主持人。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深耕色母粒、改性塑料及功能母粒领域,拥有 110 项专利、6 项国家标准及 6 项行业标准,两次斩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会上,公司副总经理张堂俊介绍了公司功能母的发展情况。目前,金彩功能母粒产品矩阵丰富,涵盖石墨烯母粒、薄荷凉感母粒、白色导电母粒、茶多酚抗菌消臭母粒、吸光发热母粒、远红外线发热母粒等 20 余类,多项性能达行业顶尖。如石墨烯母粒抗菌率超 99%,除甲醛母粒 24 小时净化率超 90%,超级凉感母粒接触凉感系数达 0.23J/(cm s)。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化纤、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下游企业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既彰显我国功能母粒技术突破,也为相关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化学纤维行业正以循环性提升与环境足迹优化为核心加速绿色转型,相关评估研究为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指引。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区可持续业务创新委员会总监王安介绍了常见纺织材料的再生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评估,提出在设计和开发中考虑环境因素的系统方法,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负面环境影响。SGS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总体有四方面:气候变化、保护自然、ESG监证、循环利用。他呼吁行业即刻行动起来,助力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再生涤纶领域,以 ESG 实践赋能纺织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其拥有完整再生聚酯产业链,年回收 20 万吨废旧聚酯瓶、年产 15 万吨再生涤纶长丝,产品覆盖多领域。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佩枝介绍,海利环保导入多品牌社会行为准则,积极构建完善 ESG 体系,在多方面推动公司发生较大转变,赋能公司可持续发展,如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竞争力,持续动行业绿色转型,践行 “践行绿色责任,共建美好家园” 使命,为纺织产业绿色发展提供范例。

  研发可降解涤纶一直是行业重点关注的话题,此次会上,浙江恒逸集团发布的蓓特尔 生物可降解涤纶,为解决微纤维环境问题、响应限塑令提供新方案。浙江恒逸石化000703)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高级工程师李家旭介绍,蓓特尔 生物可降解涤纶从分子结构设计入手,通过单体共聚的改性方式,向传统涤纶中添加“降解因子”,使其具有原生的生物降解能力。蓓特尔 性能卓越,180 天切片与纤维相对生物降解率超 90%,降解产物为 CO ,通过多项国际国内检测,且亲水、易染色,常温常压下上染率与色牢度佳。

  绿色发展背景下,化纤行业节能降碳需求迫切。山东嘉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软硬件一体化智慧空压站系统,破解工业空压系统 40% 能源浪费痛点。山东嘉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孔德文介绍,该系统含超高效节能装备、AI 智控系统及云平台,通过 SVM 用气预测、等功率分配算法,精准匹配用气需求,实现大幅度节能。目前公司已建 57 座数智化空压站,获一级能效认证,覆盖钢铁、汽车等多行业,还开放 AI 云系统助企业建综合计量管理,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智慧综合能源方案,以 “三综合” 理念为核心,融合数智化与能源技术,覆盖冷热电等多能源及全环节。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能源技术副总经理肖鹏介绍,“三综合”即能源综合、技术综合、环节综合,通过智能系统优化供能,如蒸汽智控提升能效,空压智控节能降本,还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应用后厂区能耗降 5%-10%,能源费减 10%-25%,碳排放降 15%-30%。

  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球率先量产的 100% 生物基聚酯 BioFleax ,成为行业绿色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经理陈邻伊介绍,该产品以天然植物及农林废弃物为原料,核心是呋喃材料,作为唯一含芳香环可量产生物基材料,性能卓越。对比传统 PET,BioFleax 纤维回潮率提升 4 - 5 倍且可低温染色,还具天然抗菌、抗紫外等特性,且环保特性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覆盖服饰、包装等多领域,ECOPEF 包装已用于食品领域。利夫生物研发实力雄厚,获 47 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等,建世界首条 FDCA 千吨级生产线,其 BioFleax 既解决环境问题,又推动化纤、包装等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双碳”目标,我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部分政策与化纤行业息息相关。中国化学601117)纤维工业协会发展部副主任刘世杨介绍,近年来,行业自身在基础研究、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绿色制造标准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工作。同时在政策、标准与市场多方协同发力下,化纤行业在绿色发展方面推进成效显著。对于下一步如何绿色发展,他建议在整体层面上,要坚守效益为核心、“反内卷”;中观层面上,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微观层面上,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总体来看,要建立健全绿色制造认证的支撑体系。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