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式创新到生态构建 谱写科技金融服务“浦发”模式

2025-09-26 11:40:25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点击蓝字

  在南京集萃药康的SPF级实验室,经由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模型小鼠在观察箱中跑动。这些携带特定人源化靶点的小生命,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工具,更是全球创新药进行临床前药效评价的关键一环;在上海,智能科技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正在为住店客人送物到房;在杭州,自复制RNA(srRNA)、mRNA等前沿RNA技术为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肿瘤带来新的解法……

  从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到mRNA创新药研制,科技创新发展大潮下,我国新质生产力正不断培育壮大。在这背后,长期、稳定、灵活的资金支持是实现科技创新、技术突破的关键支撑力。

  作为业内较早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探索的国有商业银行,浦发银行600000)历来高度重视科技金融业务的拓展与升级。近年来,浦发银行强化了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创设了“商行+投行+生态”综合化服务模式,形成了“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了以“总行红蓝专班、科技金融部+重点科技分行+百家科技特色支行”为一体两翼的“双菱形”组织结构。

  截至今年6月末,浦发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超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八成;科技金融贷款(人行统计口径)增长超千亿元,余额突破万亿元,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看懂硬科技的价值

  生物制药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量大、回报周期长,从立项到新药获批上市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其中,因资金紧缺倒下的企业不计其数。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做临床试验只能量力而为,公司研发药品的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嘉晨西海(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晨西海”)创始人王子豪回忆起公司在成长期遇到的境遇:“生物制药行业竞争激烈,你慢一步别人就向前推进一步。”

  在巨大的资金需求面前,稳定灵活的资金支持对生物制药公司尤为重要。

  “经过多次深入走访、调查后,虽然嘉晨西海的产品还没有正式上市,但我们看到并看懂了嘉晨西海所掌握的二类行业关键的技术及平台技术,综合风控和对企业潜力的信任,为企业针对性提供了‘浦研贷’产品。”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产品针对研发投入阶段资金需求,提供用款灵活且期限匹配的资金服务。除浦研贷外,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还为嘉晨西海综合授信额度6000万元。

  事实上,这份对科创企业的“强信任”背后,是浦发银行专业化经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的“硬底气”。

  “浦发银行正以‘硬科技内核’重塑信贷经营模式,对金融服务的流程、体验、风控决策等全方位进行‘数智化能力再造’。”浦发银行科技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获客”端,打造“科创五力”模型,洞察需求,形成数智化、主动化精准触客能力,可有效运用大数据挖掘商机线索,减少科技企业“找贷款”的时间精力耗费。在“识客”端,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力评价体系“科技雷达”,可精准看懂企业战略价值,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企业。在风控端,创建了数智化科技信贷新模式和风控体系,支撑全行兼顾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和风险识别,大幅提高了服务效率。目前,浦发银行拳头产品浦新贷,已实现了全线上风险经营,最快可T+1天放款,并提供“随借随还”服务。

  全方位支持精准化赋能

  “科技企业不只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浦发银行科技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浦发银行突破对传统信贷的路径依赖,围绕不同科技创新领域、不同科技创新阶段,以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金融需求为着力点,创设了以“5+7+X”为核心的“浦科”产品体系,可精准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时间长度的金融需求。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擎朗智能”),是通用+专用具身人形机器人公司,致力于提供具身智能解决方案的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及国内外销售,是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行业领军者。

  自2014年确定服务机器人战略方向后,2018年建成全球第一条服务机器人量产生产线,2024年建成自有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其已成为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全球累计部署超10万台机器人,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应用于海内外百余家连锁餐饮、酒店、医院等各类室内商用场景。

  针对擎朗智能全球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浦发银行以专业的金融支持相伴左右。自2022年以来,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与擎朗智能集团建立良好的业务往来与互动。截至目前,该行是擎朗前三大合作银行,集团主要境内外经营主体均在浦发银行开立账户,并搭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开展科技金融贷款(专精特新“小巨人”信用贷)、落地外汇资本项目服务、跨境支付结算、本外币资金保值增值等业务。

  在南京,浦发银行南京分行重点加强与券商、头部基金的联动合作,构建“行业研究-项目推荐-企业走访-贷后协同”的铁杆伙伴关系。上半年累计从投资机构精准获客60余户,分配至科技支行跟进服务。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则率先推出“热带雨林”式服务模式,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用贷款产品体系。截至2025年半年末,上海地区科技贷款规模超1470亿元,当地科创板上市企业合作占比近九成。

  以生态圈建设激发科创活力

  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浪潮下,浦发银行持续拓宽银企合作的边界。通过创新提出用“伙伴思维”重构科技金融服务内涵,浦发银行力求成为科技企业的“首选伙伴银行”,构建了“产学研政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融合作生态圈。

  一方面,浦发银行推行“股、债、贷、保、租、孵、撮、联”的多层次组合打法。从发现客户向培育孵化客户转变,不断将有潜力的企业纳入长期观察范围,进行梯度化培育。2024年5月,浦发银行在上海正式推出“张江创孵基地”,汇聚各类资源,为重点领域企业铺好创新创业“最初一公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入孵企业超40家,开展多场次孵化活动,涵盖生态合作、融合创新、数智联动等多个方面。

  同时,该行创建“科技会客厅”品牌,联合各机构举办系列产融对接活动。2024年9月,还联合媒体率先发布“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数”。

  从实践来看,这种生态圈思维已取得实效。埃斯顿002747)自动化从2006年与浦发银行开户合作,至今已拓展到并购贷款、“浦链通”等多产品合作;集萃药康在上市后仍与浦发保持密切合作,获得1亿元授信额度;梧斯源科技则获得了浦发银行对产业园建设的长期贷款支持。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进入关键阶段,银行业服务科技企业的能力也“因势而变”,迈向质效提升的台阶。浦发银行深耕长三角创新沃土,以“陪伴式”科技金融服务的深度实践,构建起贯穿企业全成长周期的赋能生态,不仅为研发攻坚期的企业注入“强心剂”,更以长期主义视角助力其锻造国际竞争硬实力,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水平创新突破的金融力量。

   AD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