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自主化与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2025年9月29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汽车供应链自主化与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一线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活动由北京科技大学低碳智能汽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波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新华副教授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科技大学低碳智能汽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波教授以《我国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自主化与技术创新之路》为题,围绕汽车目前以及未来主要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低碳化的发展,以及轻量化关键零部件产业现状,剖析产业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未来“车企+自驾公司+平台商”的模式或将成为更加稳定商业生态的发展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相关研究员作《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及趋势分析》报告,分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重点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方面如何保证市场增长,加强行业有效监管及支持国际化业务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四维图新(002405)地图导航业务数据AI部总经理张伟超以《自动驾驶众源更新与地理信息安全思考》为题,介绍了高精地图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演进过程,分析当前智能驾驶如NOA功能对高精地图的需求以及面临的问题,重点对地图的众源更新模式在车辆研发、测试、量产、运营、售后等全生命周期如何发挥价值?并对智能网联时控数据的安全合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在研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攻关、智能网联汽车国家标准制定与监管、国产零部件产品标准化及测试互认等议题,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观点。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分享了三十年以来国产核心零部件从学习借鉴国外技术到跨越式追赶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建立核心技术保密机制的建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邹慧明主任提出新能源汽车热系统面临制冷剂替代的关键行业抉择,既是技术挑战也是产业升级契机。北汽福田汽车(600166)股份有限公司 的宋建新高工提出了商用车零部件需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分摊成本,同时推动绿钢绿铝回收利用以应对碳排放要求,以期实现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零部件企业已经拥有了众多成熟可控的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推动汽车供应链自主化必须坚持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通过模块化设计、材料循环利用等技术降本路径,同时加速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构建安全、绿色、可持续的“中国方案”,确保我国汽车产业的优势领域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领先。
会后,专家们赴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亦庄)实地考察交流,深入了解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座舱、高精地图、车载定位终端及众源更新模式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产品规划部署等工作。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