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安平”轮国庆启航!环渤海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再添新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于佳霖通讯员王丽萍
10月1日,伴随汽笛长鸣,新一代新能源汽车运输专用船舶“绿安平”轮在山东港口威海港客运码头正式投入运营。这艘搭载国际先进消防防护体系、可容纳110余辆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船,将为环渤海区域新能源汽车跨海运输开辟安全高效的新通道,不仅标志着威海港在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更为威海、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注入了澎湃动能。
近年来,鲁辽两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环渤海湾地区新能源车主跨海出行需求愈发迫切,“行车容易、跨海难”逐渐成为困扰两地居民的出行痛点。此次“绿安平”轮新能源运输航线的开通恰逢其时,不仅填补了“威海-大连”海上绿色运输通道的空白,更成为破解新能源车主跨海出行难题的关键举措。
“以前开新能源车回大连探亲,最头疼的就是没法直接乘船!”在“绿安平”轮首航现场,家住威海的新能源车主王先生难掩激动,“现在开车到港口,安检后直接登船,下船就能开车回家,带着父母沿途游玩,这可真是解决了我们新能源车主的大难题!”如今,新航线的开通让像王先生一样的车主彻底告别了新能源汽车跨海的两难困境。
“绿安平”轮是威海-大连航线首艘可以运输新能源车的船舶,由威海海大客运公司运营。作为威海港绿色港口建设的重点项目,“绿安平”轮聚焦电动车辆运输安全核心需求,构建起全方位的消防安全防护网络。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船舶搭载了F008面域温度探测智能体,每辆新能源汽车登船时,底部都会配备独立监测设备,实现温度实时监控,最终形成“空间-区域-单点”三级立体预警体系。在应急处置方面,“绿安平”轮配备的智能灭火系统,固定式自动跟踪定位水炮可精准接收火警位置信息并自动对位,结合红外紫外双探测技术确保精准灭火,大幅提升了运输安全系数。
为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与运营效能,威海港依托环渤海湾滚装运输枢纽定位,打造具有威海特色的新能源运输服务模式。围绕新能源车辆特性、消防设备操作、应急处置流程等开展专项培训和实战场景演练,全力保障车辆快速通关、安全登船,为旅客提供高效安全的出行体验。“新能源汽车运输船舶的启航,对港口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威海港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为每一位过往旅客传递属于港口的安心与温馨。”威海港国际客运公司负责人王彭涛表示。
下一步,威海港将以“绿安平”轮启航为契机,持续完善新能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新能源车辆智能安检设备等项目的研发落地,为环渤海港口群新能源运输协作体系建设、区域产业链融合以及绿色经济协同发展贡献港口力量。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