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稳定器” 做好“压舱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解读《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对今明两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具体实践,为石化化工行业稳定运行和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坚持稳中求进,助力行业发挥“压舱石”作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启动之年。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风险矛盾不断积聚,国内经济增长承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石化化工行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对产业链安全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有重要保障作用。近年来,石化化工行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高端产业创新发展,保证了营业收入和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但是受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低迷等影响,行业利润水平已连续3年下滑,2024年更比上年下降8.8%,进出口总额也连续两年下降,全行业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提效益的诉求愈发强烈。
为此,工信部等部委颁布了《工作方案》,给出了2025年到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工作方案》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相信,随着《工作方案》的实施,石化化工行业将更加全面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用好国务院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促投资、稳运行、调结构、提效益,进一步发挥好工业经济“稳定器”和产业安全“压舱石”作用。
聚焦提质增效,推动行业发展方式转变
近年来,我国世界石化化工大国地位稳固,行业营业收入和产量稳步增长,化工产品销售额稳居世界第一。但是,随着产能快速增长和需求增速放缓,企业竞争愈发激烈,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利润总额从2021年的1.16万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897亿元,降幅超过30%,营收利润率从8%下降至不足5%。整体来看,石化化工行业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行业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必须由“扩产能、保产量”转向“提效益、促转型”。
《工作方案》充分释放了推动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的信号:在总体要求中提出“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在主要目标中突出“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在工作举措中强调“增强高端化供给……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大宗产品提质升级”和“促进供需提质……提高传统领域供需适配性”。同时,《工作方案》彰显了行业防范和化解产能结构性矛盾的决心和信心,提出“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重大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突出科技创新,推动石化化工中试项目更好落地
开展中试是石化化工行业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由于各地对石化化工中试项目管理要求不统一,部分地区存在牵头部门缺失、安全环保审查难、审批流程模糊等问题,行业中试工作遇到了很多阻力,影响了企业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回应石化化工行业关于规范中试项目管理的呼吁,简化中试项目审批流程,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工作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为提高中试项目审批效率,《工作方案》提出“中试基地内中试项目可采取打捆方式办理核准、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为简化中试项目的环评流程,《工作方案》提出“利用原有中试项目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开展新的中试试验,仅原辅料和产品发生变化的中试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确认,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环境风险未超过原环评的,不再开展环评审批”;为解决中试产品流通难、应用难问题,《工作方案》提出“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明确中试项目标的产品流转条件和程序等要求”。
强调改造升级,推动行业安全环保提升
采用改进技术、工艺、设备对现有装置和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是石化化工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安全环保水平的关键举措,也是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由于不同领域、不同企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石化化工行业改造升级还有较大空间,特别是在老旧装置安全化改造,以及数字化与绿色化改造等方面空间更大。
为推动行业老旧装置安全化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制定实施《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健全支撑老旧装置科学评估和对标改造的标准体系,建立老旧装置改造升级项目库,支持老旧装置综合改造提升,推进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加快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或低风险替代。”为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诊断评估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加强重点设备智能化适配改造”“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改造力度,开展重点用能、用水设备更新以及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改造”。
重视标准引领,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标准是规范石化化工行业生产运行的技术支撑,标准化在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近年来,石化化工行业加快构建与行业发展新要求相适应的新标准体系,但整体来看,行业标准供给不足,跨部门协同不够,部分标准更新周期滞后。特别是随着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新产业(300832)和低碳环保、数字化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行业标准缺口越来越大,标准体系建设任务越来越重。
《工作方案》对行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标准研究,出台技术指南,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开展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等标准预研,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发布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标准。三是加快研制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品标准、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和基础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四是制修订重点领域污染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限量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动石化化工行业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