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双节落幕 短期LNG市场或止跌回稳
本文首发于2025年10月11日
导语
国庆与中秋双节假期结束,受到交通物流恢复以及终端节后补库利好,国产气价格止跌回涨,海气价格大稳小动,市场整体呈现供需恢复的状态。10月后期来看,节后补库需求和原料气成本对国产气带来的利好逐步出尽,现货成本对海气的支撑也有走弱的趋势,市场供应充足,价格预计稳定运行为主,虽有涨价预期但幅度或有限。
一、节前市场:终端备货,月末市场节奏尚可
双节假期前夕,国内LNG市场价格已经出现止跌回涨的走势。9月上中旬,虽然制造业进入传统“金九”开工旺季,进而带动工业与交通对LNG的消费,但是鉴于管道气市场与LNG市场供应端充裕这一因素对价格形成主导作用,尤其是湖北大型工厂开机,加剧了中部区域资源竞争,故而价格出现下跌。中旬国内工厂开始排库动作,价格持续下行。但是来到9月下旬,上游排库效果较好,液位可控,终端企业开启节前囤货补库,市场成交节奏尚可,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物流偏紧的情况,价格开始止跌上涨。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中国LNG地区成交价为3880.07元/吨,较月初高点价格下跌1.68%,较月内低点9月22日上涨1.44%。
二、节中市场:供需走弱,主产地出货价格领跌
双节期间,市场供应继续收紧,需求偏弱,LNG价格大稳小调。陕西、内蒙古、山西、新疆、河北、黑龙江等地均有工厂开机,节中工厂供应有所恢复;接收站方面,上游供应能力依旧稳健,然而假期高速限行等政策影响海气跨省运输,贸易流通范围缩窄,接收站槽批量明显下滑,因而国内LNG市场供应整体有所下滑。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节中(10.1-10.8)国内LNG工厂和LNG接收站日均供应量为11.63万吨,较9月30日减少3.77%。需求方面,高速危化品车辆限行以及终端企业降负对交通以及工业、化工领域需求带来利空,市场交投效率降低,因而整体来看,节中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的走势,局地LNG价格迎来止涨回落的拐点,其中,西北、华北主要生产企业跌幅在100元/吨左右。
三、节后市场:运贸恢复,价格回调但仍低于节前
节后两日来看,国内LNG市场价格回调,但是持续动力明显不足。假期结束,工业点供、加气站等终端企业的库存逐步消纳,伴随着物流运输逐渐恢复,上游企业恢复出货,市场开始出现节后补库需求,交投相对活跃。不过,由于市场供应依然充裕,且物流恢复使得远距离运输竞争加剧。LNG工厂方面,尽管在节后初期,受到补库需求以及成本端支撑迎来一波回调,但是供应释放难以支撑价格的持续推涨;LNG接收站方面,海气到港量仍较为平稳,主流出货企业库存高位迈入供暖季,因此槽批出货暂不迫切,多持稳观望、小幅调整为主。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中国LNG地区成交价为3830.49元/吨,环比上涨0.1%,较节前下跌1.28%。其中,LNG工厂价格环比下跌0.12%,较节前下跌1.8%,LNG接收站价格环比上涨0.01%,较节前上涨0.04%。
四、后市预测:短期稳定运行,10月尚需依赖季节性支撑
供应方面,节后道路恢复通行,资源流通顺畅,国内LNG工厂有提产表现,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10月10日,国内LNG工厂开工负荷率为57.42%,较节前上涨5.56个百分点,国产资源供应能力呈现稳中提升态势;LNG接收站方面,10月接收站气化外输无过多增量需求,LNG槽批外输能力保持稳健,加之节后跨省运输逐步恢复的情况下,预计市场供应仍有提升空间。
需求方面,短期补库需求告以尾声,10月整体需求仍需依赖季节性需求的支撑,一方面是“银十”期间,终端企业生产对工业、化工板块消费的支撑,煤炭以及商品产品运输的需求进而带动交通板块的消费,尤其是液厂集中的北方地区;另一方面则是城燃调峰、补库需求的释放。不过需要警惕的是,由于今年管道气市场也呈现出较为宽松的格局,LNG市场价格以及从业者预期面临上行压力。
成本方面,10月中下旬直供西部北方LNG工厂原料气成交均价2.106元/立方米,核算LNG工厂生产成本约3634元/吨,虽较9月价格窄降,但是与陕蒙地区的主流出厂价格十分贴近,上游跌价意愿不足。进口端,现货到岸价格在10美元/百万英热左右徘徊,较上月略有下跌,虽然冬季将至,但是东北亚区域储备充足,市场交易平淡,不过由于该成本始终高于内贸价格,所以对海气价格或形成托底支撑。
综合来看,预计短期需求端恢复的利好逐步出清,价格开始回稳运行,供需依然充裕,月内市场依赖季节性需求支撑以及成本端托底,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走势,但涨幅有限。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