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女销冠被合成AI不雅视频,数字技术不应成为造谣帮凶

来源: 每日商报 作者:小满开讲

  10月10日,青岛保时捷销售中心牟女士通过社媒称,近期发现由AI恶意合成的虚假视频和不良视频,“这些视频是百分之百伪造的”,并表示“对造谣者宣战”。当日,牟女士向记者表示,此外,她还遭遇了骚扰电话“轰炸”,微信也收到许多不明的添加好友申请。

  牟女士今年34岁,曾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卖出170台保时捷,两次成为保时捷年度销冠。今年9月,她再度成为保时捷月度销冠,登上热搜第一。然而,优秀的业务能力引发有心之人盗取她的照片捏造黄谣,如今更是有人利用AI恶意合成虚假视频。

  这种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恶意造谣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与尊严,理应得到惩处。与此同时,该事件也反映出当下,AI数字技术遭到部分人滥用的情况。如何正面发挥AI数字技术的作用,避免其遭到部分人的滥用,值得整个社会深思。

  目前,牟女士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坚决追究所有涉案人员的民事及刑事责任,并悬赏征集有效线索。面对恶意造谣,牟女士的行为值得公众学习。不少人在面对他人恶意造谣时,往往因为嫌麻烦或是其他原因选择自我承受。牟女士的行为证明,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牟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眼下,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被有心之人当作诋毁、伤害他人的工具。如今的网络世界,早已脱离“有图有真相”的范畴,人们甚至能利用AI制作“有视频有真相”的“铁证”。

  面对可能潜在的“AI造谣风险”,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然而,仅凭个人力量,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社会需要搭建起有力的支撑体系。首先,法律应该及时亮出“牙齿”。眼下,公众需要更明确、更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款,让作恶者得到应有的惩戒,真正做到“不敢违、不能违”。

  与此同时,平台也应扮演好“守门人”的角色。可以看到,这类AI伪造视频在部分平台大行其道。虽然它能为平台带来可观的流量,但平台眼里不能只有流量,而忘了自身职责。面对越来越复杂且多变的AI视频,平台应当提升自身的技术手段,对作品进行有效识别与标注,避免虚假信息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当然,作为社会的一员,公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AI视频时,也应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谣言的转发者。尤其在看到针对个人的网络暴力时,多一点理性,或许就是对正义的一次支持。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历史趋势,但在此过程中,我们有理由守护好每一个公民在数字时代的权益。只有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