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国际奶制品创新趋势与核心装备借鉴
为推动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奶业协会官微自9月17日起系列推送《中国奶业战略发展重点课题研究报告(2025)》深度解读与精华摘编。报告聚焦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产加销一体化等全产业链核心环节,是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权威战略成果。通过持续分享关键洞察与落地路径,旨在为行业决策与创新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奶业现代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国际经验与对标分析
(一)
其他国家产品结构特征
欧盟
全产业链高值化模式
欧盟乳制品深加工率高达68%,其中奶酪占35%,黄油、乳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明显。以荷兰为例,其每年45% 的原奶用于奶酪生产,并通过乳清联产技术提取乳清蛋白粉、乳糖等副产品,实现全组分利用。欧盟通过“共同农业政策(CAP)”对深加工产业实施补贴(每吨奶酪120 欧元),并建立严格的乳品分级标准,强制标注活性成分含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升级。
日本
低温乳品与老龄化市场适配
日本低温鲜奶渗透率达89%,其中采用72℃/15 秒杀菌工艺的“成分无调整牛乳”占比达63%。2023 年功能性乳品市场规模突破1.2 万亿日元,占乳制品市场的52%,其中针对银发族开发的吞咽辅助型酸奶年增长率达17.3%。技术创新方面,日本企业通过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将免疫球蛋白IgG 保留率提升至95% 以上。京都大学农学部研发的耐酸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在肠道存活率达82%。通过" 乳业技术研究组合" 机制,使功能性成分检测成本降低40%。冷链体系建设方面,日本国内97% 的便利店配备-2℃专用乳品柜,日本食品分析中心检测数据证实,该体系确保产品保质期内活菌数保持在108CFU/mL 以上。
美国
功能性乳品与精准营养布局
2024 年,美国功能性乳品市场规模已达240 亿美元。创新产品方面,Fairlife 推出的超滤牛奶每100 毫升含13 克蛋白质、乳糖减少50%,占据高端液态奶市场35% 的份额;在精准营养方面,FDA 允许含有特定益生菌(如BB-12、LGG)的酸奶标注“改善肠道健康”,使功能性酸奶渗透率提升至45%;同时,政府每年通过乳制品捐赠计划拨款4 亿美元,用于收购过剩乳品,惠及超过1200 万低收入家庭,有效稳定产业链并拓展消费场景。
新西兰
出口导向型乳业的高附加值转型
新西兰95% 的原料奶用于加工出口,其中全脂奶粉、黄油和奶酪仍为主力品类,占出口总量60% 以上。功能性乳品如乳清蛋白、高蛋白低乳糖产品年出口增长率超过10%。UHT 奶和功能性乳饮料占比40%,其中A2β- 酪蛋白奶年增15%。新西兰占据全球70% 无水奶油贸易量,精深加工产品利润率达原料奶的3-5 倍。龙头企业恒天然每年投入3% 营收用于研发,持续推动产品升级。
澳大利亚
精深加工持续发力
澳大利亚约60% 的原料奶用于加工出口。奶酪制品占比最高达40%,其中功能性奶酪(如益生菌奶酪)年产量增长18%。乳蛋白精深加工领域表现突出,乳清蛋白浓缩物和乳铁蛋白等特种蛋白产品年产量突破8 万吨。
在液态奶加工方面,采用膜过滤技术生产的超滤牛奶市场份额已达30%,A2β- 酪蛋白奶等高端产品占加工量的28%。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开发的益生菌酸奶制品年增长率达22%。
印度
传统乳业主导下的转型探索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牛奶生产国,2024 年牛奶产量超过2300 万吨,但印度乳制品产业仍以传统基础产品为主导。根据印度乳业协会2023 年报告,液态奶占总产量的85%,而精深加工产品仅占15%。在加工产品中,酥油占比最大,年产量约500 万吨。印度大型乳企如Amul 和Nestlé India 正在积极布局高附加值产品。
(二)
关键技术与装备
1
乳成分全组分分离技术体系
膜分离方面,欧盟GEA 集团通过纳滤与反渗透组合工艺,将乳清蛋白回收率提升至92%;色谱分离方面,荷兰菲仕兰已实现乳铁蛋白纯度达98%的工业化提取,广泛应用于免疫增强型特医食品;此外,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也在乳脂成分开发中取得突破,欧盟企业利用超临界CO 成功分离乳脂中的共轭亚油酸(CLA),其纯度超过90%,为高端营养产品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2
乳品智能装备升级
膜材料国产化方面,斯必克推出的“慧牧云”系统实现乳成分分离设备的本土化替代,膜材料成本较进口降低40%;智能制造方面,美国乳企应用AI 驱动的发酵罐动态调控技术,发酵效率提升25%,同时能耗降低18%;在色谱技术上,日本东丽公司开发出耐高温离子交换树脂,耐受温度达120℃,使用寿命延长3 倍,有效提升连续分离过程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3
乳清资源高值化利用经验
欧盟通过连续结晶法从乳清中提取乳糖,纯度高达99.5%,广泛应用于婴配粉与运动营养品;日本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乳清废水,沼气发电效率达1.2 kWh/m,碳减排能力较传统工艺提升30%;美国ADM 公司利用乳清渗透液开发低聚糖,年产能达5 万吨。明治乳业结合72℃/15 秒巴氏杀菌与陶瓷膜过滤技术,实现免疫球蛋白IgG 保留率超过95%;面向银发经济,森永乳业推出质地分级适配的“吞咽辅助酸奶”,占据老年乳品市场约60% 的份额,满足高龄人群特殊营养与食用需求。
张秀锦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