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能手机行业:存量承压下技术破局,折叠屏与国产面板成关键变量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正式迈入存量竞争深水区,市场整体呈承压前行态势。据行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累计出货9.19亿台。在此形势下,终端品牌纷纷加大硬件创新投入,希望通过技术突破缩短存量用户的换机周期,进而稳固市场规模。
智能手机显示面板领域也同步进入盘整期。今年上半年全球出货10.8亿片,同比增长1%;AMOLED手机面板出货4亿片,同比持平,OLED渗透率37%;中国厂商在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场份额已达62%,中韩厂商围绕折叠屏等高端市场展开竞争。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小众细分赛道的折叠屏手机,尽管当前全球渗透率仅1%,却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1983万台,同比增长15%。
XINLUN
一、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处于存量调整期,主要特征是销量见顶、ASP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核心终端品牌包括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传音等。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承压,同比增速放缓,关税波动、外汇不稳定、各地区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给消费需求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对价格最敏感的低端市场尤为明显。前3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达到9.19亿台。
数据来源:IDC
二、 智能手机品牌出货情况
2025年前3季度,在美国混乱的关税政策背景下,为应对零部件价格上涨和供应中断可能导致的库存短缺和价格上涨,三星、苹果、摩托罗拉(联想)提前增产、增加对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并保持高库存水平。国产品牌依托国内、新兴市场,受关税影响相对较小。
前3季度,三星保持全球市场领导地位,累计出货1.8亿台,主力出货机型包括高端S系列(Galaxy S25)和低端A系列(最新Galaxy A36和A56)。在高端市场,新品Galaxy Z Fold 7与 Galaxy Z Flip 7的销售表现超越三星所有前代折叠屏机型;同时,AI功能引入中低价位设备,在零售端有效刺激销售。
前3季度,苹果位列全球第二,累计出货1.63亿台。新款iPhone 17系列需求旺盛,截止10月5日,iPhone 17全系国内累计销量269.5万台。
小米凭借Redmi Note系列与Poco系列产品,巩固了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截止10月5日,新品小米17全系国内销量已超100万台;传音依托强大的分销网络及在200美元以下价位的高竞争力产品组合,在北非和东非市场持续快速扩张。
三、 智能手机技术创新
在存量市场阶段,智能手机终端品牌通过硬件创新来缩短存量用户换机周期,以此保持市场规模。显示面板方面,2025年9月,华为发布新一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依然由京东方独供;折叠屏智能手机厚度已进入9毫米内时代,苹果在研的折叠屏机型将采用新的折叠结构设计来消除折叠痕,并将在2026年带动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进入新增长期;电池方面,2025年,硅碳负极材料电池大规模商用,新发布的智能手机电池容量显著提高,续航能力显著提高;手机步入轻薄化时代,三星发布全新超薄智能手机Galaxy S25 Edge,苹果推出超薄设计的iPhone 17 Air, 这将引领其他的安卓厂商跟进。
1、 显示面板:国产厂商向OLED高端化迈进
数据来源:IDC、Omedia、群智咨询
2025年,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进入盘整期,从长期来看也将进入存量市场。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累计出货5.96亿台,同比增长1%;智能手机面板出货10.8亿片,同比增长1%;全球搭载OLED屏的智能手机累计出货3.76亿台,同比增长23%,OLED屏手机销量占总销量的63%;AMOLED手机面板出货4亿片,同比持平,OLED手机面板渗透率为37%。
2025年,在全球TOP10手机厂商需求总量中,OLED渗透率达65%,而柔性OLED渗透率达53%,其增长趋势具有较强可持续性。预计未来刚性OLED占比会继续走低,作为刚性OLED核心供应商的三星显示将加速其刚性OLED转向IT、车载等中尺寸应用。
在中国手机品牌中,目前OLED已下探到1500元的平价机型。
数据来源:群智咨询、CINNO
在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场,中国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占主要地位,并开始对产业链产生主导性影响。2025年上半年,中国厂商出货1.9亿片,市占率62.3%,同比增长7.7%;韩国厂商柔性OLED面板出货1.1亿片,市占率37.7%。
中韩OLED显示面板厂商间的竞争,已从价格、整体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围绕折叠屏的高端市场份额的竞争。2024-2025年,京东方先后独供华为两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系列、首款鸿蒙折叠电脑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的OLED显示面板。今年9月,京东方的LTPO OLED面板通过了iPhone 17 Pro的全部验证,进入量产阶段,同月出货和交付客户组装,这是京东方从iPhone 12的官方维修屏幕起步,历经5年,终于打入iPhone Pro高端机型的供应链。
2、 折叠屏手机:预计2026年成为增长的关键拐点
得益于技术进步与价格下调,折叠屏手机成为中高端手机市场创新的焦点,以及品牌差异化的代表。从出货量来看,折叠屏仍属小众细分市场,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1720万台,同比增长12%,渗透率仅1.4%。结合IDC和TrendForce的预测,2025年预计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1983万台,同比增长15%,渗透率1.6%。苹果将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首款折叠iPhone,因此多家第三方机构均预测2026年是折叠屏市场增长的关键拐点。
自2023年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折叠屏手机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货498万台,同比增长12.6%,主要由华为Mate和Pura X系列驱动;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950万台,同比微增3%。未来五年内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将稳定在40%以上。
数据来源:IDC
折叠屏手机主要终端品牌包括三星、华为、荣耀、OPPO、小米、vivo等。2025年上半年,华为以374万台的出货量占据 75% 的中国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新高。自2019年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以来,华为成为首个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的中国品牌。
数据来源:IDC
近一年来,折叠屏手机的形态迎来了多元化爆发。除了传统的横折、竖折和外折设计外,三折叠强势登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第一台三折叠手机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出货量近50万台。
综合来看,2025 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在存量调整中面临增长挑战,终端品牌的硬件创新与显示面板领域的竞争博弈,成为推动行业平稳前行的关键力量。而折叠屏手机虽当前规模有限,但凭借可观的增速与苹果入局带来的行业热度,正逐渐成为打破行业增长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其后续发展及对行业格局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XINLUN
供稿部门 | 市场部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