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启动“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2027年建成全域覆盖算力网络新底座

来源: 长江商报

  中国城域算力网络将迎来一场毫秒级延时革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梯次推进“毫秒用算”网络建设。

  这一专项行动旨在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泛在广覆盖的城域网络,到2027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国、运载高效、体验优质的城域算力网络体系,打通算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强大支撑,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算网融合”加速落地

  此次专项行动聚焦算力网络发展,提出要在城域范围内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广泛覆盖的算力网络,实现算力资源的“毫秒通达”。具体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层面实现算力中心间互连时延小于1毫秒,重点场所算力接入时延小于1毫秒,终端到算力应用时延小于10毫秒。

  为实现“算力中心毫秒互连”,工信部要求完善算力中心间互连架构,优化网络层级与拓扑布局,到2027年实现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间光层单向互连时延低于1毫秒;同时推动400Gbps及以上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部署比例达到50%,重要站点全光交叉设备部署率达到50%。

  为加快创新技术落地,行动将引导各地积极开展算力中心间网络技术验证与试点,重点推进全光高速无损传输、任务式调度、算网运维智能体、广域无损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算网一体化运营效能。这一系列举措将为实现“全国算力一张网”的战略目标奠定技术基础,使数据在城市间、算力中心间实现低延迟、高效流通。

  推动算网融合赋能千行百业

  专项行动不仅关注网络底层技术,更注重让算力服务渗透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工信部强调要完善算力接入网络布局,推动光网络设备延伸至综合接入点、产业园区等用户端,加快全光网广泛覆盖,构建“毫秒入算”能力。通过引入小颗粒光传送网(OTN)和确定性网络等新技术,基础电信企业将实现入算专线体验的迭代升级。到2027年,全国城域算力中心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将达到70%,形成高品质、可持续的算力入网底座。

  在算力应用层面,专项行动聚焦“算力应用毫秒可达”,以优化应用终端到服务器的时延为核心,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等高时效需求场景实现即时响应。在算力应用体验层面,专项行动聚焦优化算力应用终端到服务器的网络时延,工信部提出,到2027年要将终端至算力中心服务器的单向网络时延控制在10毫秒以内,通过推广全光交换(OCS)和光电融合组网技术,全面提升算力中心的网络性能。

  在行业应用方面,专项行动将推动算网融合深入制造、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文娱等重点行业,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出定制化、差异化的算网融合业务套餐,提供弹性化、普惠化算力服务。支撑工业质检、辅助诊断等典型算力应用交互体验提升,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为协同推进构建智能时代“算网中国”。工信部要求,各省级通信管理局和工信主管部门,充分调动本地区基础电信企业、算力服务提供商、用算企业单位等积极性,统筹协调解决各方问题困难,对专项行动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和市政管道资源等配套支持。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