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优化” 宫颈癌百年手术标准 有望修改手术治疗指南

来源: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文朝阳 陈鋆 赵现廷)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近期开打的国产九价HPV疫苗,便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宫颈癌的手术治疗也于近期有了最新进展。

  10月1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刘继红、涂画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正式发表。这项突破性研究,有望改变沿用100余年的宫颈癌经典术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也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据介绍,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于1898年由Wertheim医生开展并沿用至今。然而,大部分早期宫颈癌患者实际并无淋巴结转移,这一术式不仅存在过度治疗,还伴随着诸多并发症风险,如血管神经损伤、下肢水肿、淋巴囊肿及感染等。

  既往研究表明,宫颈癌的淋巴引流遵循固定的规律,即如果前哨淋巴结无转移,则后续引流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可能性极低。是否能够仅切除前哨淋巴结,而免除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呢?2015年,在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刘继红教授带领团队发起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比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

  研究历时十年,入组838例患者。研究中,所有患者首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冰冻病理确认前哨淋巴结状态后,立即进行1:1随机分组,分别入组免除或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结果显示,单纯前哨淋巴结活检组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与清扫组相似(96.9%vs94.6%,非劣效P值<0.001),前哨活检组淋巴结复发率显著低于清扫组(0 vs 2.2%)。此外,活检组的手术相关结局更优——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中并发症更少,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HENIX研究结论支持在早期宫颈癌中,以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传统盆腔淋巴结清扫,从而在保障疗效的同时,精准分期并减少手术创伤。

  “这是针对中国人群进行的研究,我相信我们中国的指南一定会修改的,国际上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的结果。”刘继红透露,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医学前沿的访谈会上,NEJM主编Eric Rubin教授高度评价了首次刊登的中国肿瘤外科研究——PHENIX。她表示,这项研究设计严谨,极有可能改变当前的临床实践,为数众多的患者将因此受益。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