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成功召开
10月23日,2025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在重庆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为大会致辞。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俊智分享了《电动汽车智能底盘牵引性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与应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主持开幕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董事长续超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曲大成,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监事长管欣,吉利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副主任委员高镇海,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亮,吉利汽车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晓东,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州智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长河等出席了会议。
李骏表示智能底盘产业进入“规模化产业推广”新时期。汽车底盘零部件产品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新型全线控执行机构进入量产前夜,智能底盘增量创新功能全面赋能整车安全与操控,进一步加速智能底盘市场化进程。
李骏指出智能底盘与自动驾驶是决定整车运动安全的两大系统,两者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整车运动安全提升的关键路径,亟需在顶层规划设计及底层技术实践方面制定协同的开发机制。
李骏强调未来十年是底盘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窗口期。持续推进智能底盘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加快构建智能底盘的全新标准体系,为高阶自动驾驶建立一套全新的、覆盖系统级冗余的底盘功能安全标准已刻不容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清华大学教授 李骏
张俊智表示自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先后成立了线控制动与智能底盘工作组、智能底盘分会,组织开展了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智能底盘平台定义、面向2030年智能底盘技术体系与指标体系重构等研究工作。2025年工作组启动了加快推进智能底盘技术创新、产业化与“三大工程”的工作,主要包含2025电动汽车智能底盘牵引性技术和代表性产品,以及针对危急工况整车运动安全控制的“立信工程”、推进多电机驱动及驱制一体化的“引领工程”和面向下一代智能电动底盘的“担当工程”。后续将围绕智能底盘强基础、再电动、新智能、立标准、建模式等五大方面的重点工作,持续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落地。
比亚迪(002594)底盘技术开发中心总监廖银生,吉利汽车研究总院架构中心资深总工程师邓翔,长城汽车线控底盘总工程师李飞,理想汽车智能底盘高级总监赵亮,博世车辆运动智控系统中国区新型制动系统产品副总裁张连冲围绕“智能底盘从技术突破到量产落地”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副主任委员侯杰主持。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事业部副总经理竹利江,一汽解放(000800)商用车开发院副院长王玉海,宁德时代(300750)(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蔡建永,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向,吉林大学教授、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靳立强,岚图底盘开发底盘电子总监裴金顺等企业代表围绕智驾底盘协同创新与整车定义重构做专题演讲。
2025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2025 ICHASSIS)于2025年10月21日至24日在重庆举办,共包含1场主论坛,3场专题论坛,就“智驾底盘协同创新与整车定义重构”、“乘用车智能底盘衍化新形态与智慧执行机构”、“智能底盘技术创新赋能多模态应用场景”、“AI驱动智能底盘仿真及测试技术革新”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会议同期举办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