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S获益翻倍!CARES-009惊艳亮相ESMO口头报告,CARES系列研究再度登顶LANCET
在2025年ESMO年会上,中国肝癌研究再度传来强音。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的指导下,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牵头的CARES-009研究,作为全球首个由研究者发起的、在肝癌围手术期治疗III期研究中斩获阳性结果的临床试验,其重磅数据一经口头报告发布,便引发全场轰动。同时,该研究创新的设计和惊艳的疗效还得到了国际医学顶刊的认可,登顶LANCET。结果显示,对于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相较于单纯手术治疗,围术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方案)(术前2周期+手术+术后至多15周期)可使患者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获益翻倍(42.1个月 vs 19.2个月),颠覆了当前的治疗格局,有望改写指南,为更多肝癌患者带来治愈希望。值此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周俭教授,深入解读这一里程碑研究的数据及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深远影响。现将访谈精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专家简介
周俭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院长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
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指南》专家委员会 执行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联盟(APPLE) 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兼总干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前任主任委员
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 执行理事
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专科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5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第一完成人1次、第二完成人2次)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包括共同)发表SCI论文141篇,H-index指数94
Q1
由您牵头开展的CARES-009研究探讨了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围术期治疗具有中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该研究惊艳亮相于本次ESMO年会,并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请您介绍一下该研究的开展背景?在研究设计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周俭教授
我国肝癌患者疾病负担较重,对于可手术的肝癌患者,很大一部分患者面临术后复发风险,肝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高达70%。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借助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等多学科手段,以降低复发风险、提升总体生存。
围手术期治疗整合了新辅助与辅助治疗策略,术前免疫治疗可更早诱导广泛且持久的免疫应答,术后继续巩固和维持这一免疫激活状态,有助于清除循环肿瘤细胞及术后残余的微小病灶,因此这一模式有望成为可切除肝癌的重要综合治疗策略,进一步降低术后复发,延长患者总生存。
既往由秦叔逵教授牵头的CARES-310研究在2023年发表于LANCET主刊,奠定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中晚期肝癌一线治疗中的标准治疗地位。目前,关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肝癌围术期应用的探索已积累了一定数据,包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学浩院士牵头的前瞻性II期研究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白雪莉教授牵头的随机对照研究均显示积极疗效,同时我们希望借鉴非小细胞肺癌的成功经验,在肝细胞癌领域创新性地应用“三明治”模式。基于此,CARES-009研究应运而生,该研究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肝癌围术期免疫治疗中取得阳性结果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的III期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新依据。鉴于该研究的重大临床意义与潜在的广泛影响力,本研究成功入选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重大疾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并获得了该中心的专项资助与大力支持。
Q2
目前国际已经展开针对肝癌围术期免疫治疗模式的探索,而CARES-009作为由中国发起、采用中国原研创新药方案的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个在围术期“三明治”治疗模式中取得阳性结果的研究。请您深入解读一下CARES-009研究的关键数据,其对于中国乃至全球肝癌围术期治疗格局和未来长期生存策略将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周俭教授
这是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纳入了经病理学或影像学确诊的中国肝癌临床分期CNLC Ib/IIa/IIb/IIIa(排除Vp4型)的HCC患者,Child-Pugh A级。入组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围手术期治疗组或单纯手术组。围手术期治疗组接受2周期新辅助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治疗,随后进行手术,并继续辅助期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经研究者评估的EFS,关键次要研究终点为主要病理缓解率(MPR)(瘤床中残留的肿瘤活性细胞占比≤50%)和OS,此外,EFS也会由盲态独立评审委员会(BIRC)进行评估。
本研究共294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围手术期治疗组(n=148)或单纯手术组(n=146)。在预设的期中分析中,中位随访21.3个月,围手术期治疗组的中位EFS为42.1个月(95% CI,23.2-NE),而单纯手术组为19.4个月(95% CI,14.9-NE)(HR 0.59;95% CI,0.41-0.85;p=0.0040)。因此,对于中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HCC患者,围手术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较单纯手术显著改善了EFS。在MPR率方面,围手术期组35.1%的患者(包括3.4%达到pCR)达到MPR,而单纯手术组仅为7.5%(P<0.001)。此外,围手术期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的安全性可控,未发现新的安全问题。
作为HC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拓荒者”,CARES-009研究的成功将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作为全球首个取得阳性结果的肝癌围术期免疫治疗III期临床研究,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在围术期免疫治疗中不仅为患者带来的明显病理缓解,更显著改善了EFS,突破 42 个月,与对照组的19个月相比,疗效翻倍,为众多肝癌患者带来曙光,标志着肝癌治疗正式进入“慢病化管理”和“追求治愈”的新时代,让更多肝癌患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期生存乃至临床治愈。基于这一结果,研究将成为肝癌围术期治疗格局的变革者,推动治疗理念和临床实践的革新,开启肝癌围术期靶免治疗新纪元。
Q3
CARES-009研究不仅在ESMO大会上惊艳亮相,还全文发表于国际医学顶刊Lancet,作为CARES-009研究的主导PI,您认为本次见刊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周俭教授
CARES-009研究在Lancet的正式发表,不仅是研究成果的公示,更标志着中国研究团队为全球肝癌围手术期治疗提供了首个高质量、高级别的III期循证证据。此次成果不仅代表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研究设计与执行质量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原研方案的肯定,也意味着其所依托的肝癌围术期“三明治”治疗模式,已从中国实践走向全球共识。
此次发表将强力推动这一创新模式从“中国经验”走向“全球方案”,研究成果将作为重要循证依据,引导国际临床实践优化,促进指南更新,开创肝癌围术期治疗新纪元。作为该领域首个阳性结果的III期研究,CARES-009的成功犹如一剂强心针,将激发全球范围内对肝癌围术期联合治疗的深入探索,带动更多创新研究的启动与推进,形成从证据建立到临床推广再到理念革新的良性循环。此次发表不仅为当前临床实践树立了新标准,也为未来肝癌围术期治疗的全局发展铺平了道路,奠定中国研究在该领域的引领地位。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