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指引 做好新时代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指引做好新时代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
2005年,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财会人才的迫切需求,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应势而生,至今已走过二十载辉煌春秋。回望来路,项目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会计事业改革同向而行,从最初为填补我国加入WTO后高端人才空白的“星星之火”,发展为如今“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燎原之势”。
二十年来,我们不仅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端财经管理人才,更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之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数字经济纵深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财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会计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批示,财政部近期下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国家会计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们擘画蓝图,指明方向,提供基本政治遵循。
面对机遇和挑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涵盖“政治型、职业型、专业型、复合型、国际型”“五维一体”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能力框架,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与胸怀天下:铸造“政治型”与“国际型”人才的价值坐标
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的政治属性决定了高端会计人才要始终站在党、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观察、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人才培养的价值原点和根本立场。学院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理解,对国际、国内、地区和行业情况的了解把握,牢固树立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提升学员将个人职业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思想自觉,持续优化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广大学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中国参与国际财经和会计治理提供根本遵循,也为中国高端会计人才的发展打开新的历史空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会计作为全球经济领域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强化。学院“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积极服务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谋篇布局,依托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AFDI)等重要平台,发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财经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经验优势,系统培养学员深刻把握党和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治理倡议,扎根中国实践,通晓国际规则和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精通国际财务、审计等通行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全面提升其参与国际财经和会计治理的综合能力,助力中国在国际财经舞台上发出更强声音、贡献更多智慧。
坚持自信自立与守正创新:夯实“职业型”与“专业型”人才的立身之本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财会工作的职业自信,主要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财会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的日益彰显,源于广大财会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赢得的社会认可与尊重。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财会工作,出台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修改会计法,为财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学院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学员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持自信自立,深刻领会财会监督和新会计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大意义,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强化会计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功能,利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快速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拓展转变,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更好地发挥参与战略、服务决策、创造价值、防范风险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提升会计职业价值,夯实职业自信自立的发展根基。
国家治理持续变革、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深刻重塑财会行业,财会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才能保持强大生命力。对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而言,“守正”的内核是求真务实、不做假账的专业伦理。这是财会工作的生命线。而“创新”,则是在此基础上,以开放姿态拥抱新理念、运用新技术,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内涵、拓展人才培养外延。
学院的创新将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教学目标创新,致力于培养具备全面能力的行业领导者;二是教学内容创新,将政治能力、思想能力、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升纳入核心课程;三是教学模式创新,深化“产出式”教学改革,在学员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人才培养从知识补充向能力提升转型,确保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适配。
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观念: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融合路径
会计信息是经济管理运行的重要反映。财会工作者掌握会计信息,在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既是强化会计功能、提升会计价值的必然选择,又是财会工作者提升能力的必由之路。只有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真问题,才能锻炼真本领。
学院将密切联系实际,把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员在研究问题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学院将打破“就会计论会计”的传统思维定式,着力培养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能力,引导学员透过现象,深入研究问题背后的制度、体制和机制问题,养成学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习惯,提升其充分利用财会工作资源和信息优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财会工作作为信息中心和资源配置枢纽,在经济社会管理活动中涉及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覆盖性。同时,各类经济事项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做好财会工作,财会工作者要“跳出会计看会
计”,自觉养成将自身工作放在社会坐标、历史坐标系统之中进行研究思考的习惯。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我们构建融合发展的育人生态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学院要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多元知识的赋予,引导学员强化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养成经济社会系统认知习惯。学院还将着力推动高端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国际交流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兼职行业研究员等机制,形成培养、实践、研究、反哺的良性循环,增进多业态的有机融合。
二十载耕耘不辍,二十载春华秋实。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深刻印证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真理。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将始终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在财政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各项部署,锚定“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秉持“求真务实、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以再次创业的精气神,深化改革,接续奋斗。我们坚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必将为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财会人才培养的辉煌篇章。
来源:《中国会计报》10月24日11版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