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50强市值飙升至近2万亿美元
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球最具价值矿业公司TOP 50榜单的合计市值接近1.97万亿美元,在2025年内增长了近7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涨幅是在第三季度积累的。
这些全球最大矿业公司的总市值终于突破了3年前创下的历史高位,并在此过程中彻底改变了榜单顶层的排名格局。矿业网追踪报道了10多年的全球矿业趋势现已进入主流视野,从美国总统到寻常的出租车司机,人人都在谈论关键矿物。
美元的疲软是推动本季度市值激增的因素之一——该排名基于公司在主要交易所的本地货币市值,再酌情转换为美元计算。
贵金属价格的疯狂上涨,包括全面复苏的铂族金属价格。然而,尽管市场普遍繁荣,铂族金属价格超过60%的涨幅仍不足以让相关生产商重新进入榜单。表现最佳的榜单上闪耀着金银类股的身影,例如科达伦矿业公司(Coeur Mining)惊人的六倍涨幅,该公司对其墨西哥银矿的收购时机把握堪称完美。在伦敦上市的、由墨西哥诺莱斯(Pe oles)集团控制的弗雷斯尼洛公司股价飙升305%。
除了金、银,稀土一直是表现突出的板块。珀斯的莱纳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股价飙升280%后,以第49名的成绩跻身榜单。与之齐名的还有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的芒廷帕斯材料公司(MP Materials,MPM),后者因与五角大楼达成一项开创性协议而在第二季度排名飙升。芒廷帕斯材料公司目前涨幅近500%,而曾唯一进入过前50名的中国稀土股——中国北方稀土(600111),自年初以来也同步上涨了160%。
由多元化巨头,以及黄金和铜业专业公司主导的榜单排名也经历了彻底的洗牌。全球矿业正试图通过整合来吸引更多大型投资者,但迄今为止效果最多只能说是喜忧参半。
自该榜单创立以来,榜首一直由两家公司——必和必拓和力拓占据,它们是仅有的两家市值持续高于1000亿美元的矿商(偶有波动)。如今,已有五家公司获此殊荣,而且可能还会有更多。这两家总部位于墨尔本的公司(包括它们在2008年的那次尝试)的合并尝试均未成功。必和必拓去年收购英美资源失败后,转而致力于内生性铜业务增长,仅在全球最大(目前而言)铜矿埃斯康迪达(Escondida)上的投入就高达100亿美元。
从断断续续的合并看来,力拓与嘉能可最终合并的可能性不大。而其新任首席执行官西蒙·特罗特(Simon Trott)的重组计划,尤其是在令人费解的阿卡迪姆锂业(Arcadium Lithium)收购案之后,看起来更像是为分拆业务做准备,而非公司层面的并购。距今已20年的加铝(Alcan)交易可能至今仍让墨尔本董事会心有余悸。
尽管必和必拓仍以近300亿美元的明显优势领先于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但力拓在本周的几个交易日内却被中国龙头矿企紫金矿业(601899)挤下了其惯常的排名位置。这家多元化巨头仅在第三季度市值就增长了61%,目前达到1148亿美元,而力拓为1156亿美元。在一个不那么狂热的环境下,力拓三个月内超过14%的涨幅本应赢得赞誉,但如今却成了落后者。
紫金矿业,凭借过去几年在黄金、铜以及近期锂领域的一系列投资,成为第四家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的公司(淡水河谷在2022年曾短暂突破这一水平)。
南方铜业公司(Southern Copper),这家在纽约上市的墨西哥集团采矿子公司,也因第三季度38%的涨幅而跻身市值千亿美元的稀有行列。与其他大型铜业公司一样,南方铜业正寻求通过激进的投资策略(仅墨西哥一地就超过100亿美元)来增加其运营资产,但该公司目前的估值可能对任何潜在收购者而言都过高了。
纽蒙特本周也加入了三位数增幅俱乐部。与那些热衷于收购的同行不同,纽蒙特在2023年底以170亿美元吞下澳大利亚新峰矿业后(Newcrest Mining)后不久,便启动了一项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剥离计划。
阿哥尼克老鹰矿业公司(Agnico Eagle)和柯克兰湖黄金公司(Kirkland Lake Gold)于2022年合并,这家总部位于多伦多的集团继续不断收购资产,如果黄金继续保持其惊人的涨势,它有望冲击千亿美元市值大关。该公司今年的市值已翻倍,达到890亿美元。
在近期宣布的超大型交易中,英美资源(Anglo)与泰克资源(Teck Resources)之间的交易看起来最为可行,但这项协议甚至在监管机构介入之前就已陷入困境。由于其克夫拉达布兰卡(Quebrada Blanca)和高谷(Highland Valley)矿山的运营问题,泰克资源大幅下调了其2025年铜产量指引,这考验着英美资源的承诺。尤其是在英美资源迫于渥太华压力,就合并后实体的总部地点做出谨慎让步之后。
泰克资源是本季度表现最差的公司之一,就目前而言,英美集团与泰克资源公司合并后的市值略低于630亿美元,几乎无法进入前十名,仅能排在第八位的自由港麦克莫兰之前。
经常被提及为收购目标的自由港麦克莫兰也遇到了自身的铜生产问题。上个月,其印尼格拉斯贝(Grasberg)矿发生灾难性的泥石流,约80万吨物料涌入地下巷道,迫使这家总部位于菲尼克斯的公司大幅削减产量预测。自由港(在格拉斯贝停产前)年可归属铜产量达130万吨,并且是少数几只在本季度出现下跌的股票之一,因此目前估值相对便宜。现在公司只能寄希望于格拉斯贝生产重回正轨。
嘉能可在几年前尝试收购泰克资源未果,最终只获得了其煤炭资产,它也是另一个长期表现不佳者,本季度再次出现在表现最差榜单上。这家瑞士矿商兼大宗商品交易商,同时也是仅次于自由港的全球第四大铜生产商,勉强保住了前十的位置,但其在伦敦的股价仍远低于2011年的IPO发行价。
自2013年那场变革性的“对等合并”(嘉能通与斯特拉塔的合并,实际远非对等,但至今仍是矿业史上最大并购案)以来,巴尔(嘉能可总部所在地)总是充当“伴娘”,却从未成为“新娘”。任何关于矿业并购的讨论都少不了嘉能可。由伊凡·格拉森伯格和米克·戴维斯在约翰内斯堡的激烈竞争中引发的董事会争斗,在矿业内外也是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一。
嘉能可和力拓最终会喜结连理吗?人们乐见其成。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