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顺利召开
2025年10月25日下午,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业委员会在南京举行换届会议。中国药促会副会长、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副会长冯岚及专委会委员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推举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崔一民、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闻丹忆担任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委会资深主任委员;选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李海燕担任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委会第五届主任委员;选举高晨燕、王兴河、朱畴文、张菁、韩晓红、林阳、方翼、陈晓媛、阳国平、郭彤、田正隆、马健等12位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选举刘杨担任秘书长。
丁列明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委会的前身——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诞生于中国创新药产业起步探索与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同频的时代,见证并推动了中国从“仿制跟随”到“自主创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跨越。他强调,早期临床研究作为连接科学发现与临床价值的“第一公里”,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并充分肯定了专委会整合升级为“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业委员会”的前瞻性布局,期望新一届专委会能继续聚焦行业痛点,凝聚产业链力量,推动中国创新药更好地惠及全球患者。
冯岚副会长发表讲话,对上一届专委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向委员们介绍了中国药促会的基本情况,邀请专委会委员积极参与协会课题研究,号召专委会委员向制定国际标准的ICH相关工作组推荐专家,并参与协会重大活动及出访交流,助力中国药促会会员企业国际化进程。未来,中国药促会将继续凝聚各专业委员会力量,通过政策研究、国际交流与品牌活动,共同赋能产业发展,构建繁荣医药创新生态。
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委会资深主任委员、第四届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主任委员崔一民所长做工作报告时指出,在中国药促会和专委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上届专委会委员充分发挥早期临床研究与转化领域的专业优势,深度参与中国药促会医药产业政策课题研究,积极投身ICH工作组工作,推动国际指导原则协调统一,为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依托学术会议平台促进专业交流及产业上下游合作,结合产业需求开展临床研究实践。
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委会资深主任委员、第三届创新研发服务专委会主任委员闻丹忆博士重点提及牵头制定《生物样本活库建设管理规范》相关工作,该规范填补了生物样本活库标准化空白;同时她指出,两专委会工作交集紧密,整合后能更好形成“临床 - 研发”协同合力。
第五届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委会新任主任委员李海燕在当选感言中表示,将在崔一民、闻丹忆奠定的基础上,凝聚全链条力量,解决行业痛点。她明确第五届专委会三大重点方向:一是衔接国家政策:总结北京研究型病房建设经验,建立First-in-class 药物 “非临床-临床”转化服务模式;响应CDE最新IND/NDA指导原则,聚焦临床价值导向研发;二是推动国际化:以ICH 指南为抓手,参与 E6(R3)中国 GCP 修订落地,助力中国临床数据与国际互认;三是布局前沿监管:围绕细胞治疗、AI 辅助研发等新技术,研究监管科学,帮助行业跨越创新 “死亡谷”,提升早期研究成功率。
在研讨环节,与会委员一致认为,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委会的整合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应致力于搭建跨界协作平台,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围绕政策研究、国际接轨、标准共建、数据质量与伦理规范、研究型病房体系建设、真实世界研究等重点方向,推进产业与监管的双向赋能,助力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创新生态。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专业委员会
第五届委员名录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