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销售中单位数下降,安踏、FILA低单位数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实习生韦怡琦
运动市场正在走向被动。
10月27日,据安踏体育披露,在2025年第三季度,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同比录得低单位数的正增长。同期,FILA品牌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同比录得低单位数的正增长。
李宁则直接销售下滑。该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三季度,李宁(不含李宁YOUNG)零售流水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线下渠道录得高单位数下降,其中直营渠道录得中单位数下降,批发渠道录得高单位数下降;电商渠道录得高单位数增长。
耐克销售额也在下滑区间。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最新财季,耐克大中华收入同比下滑10%至15.12亿美元(约合107.75亿元人民币)。
9月,匹克董事长许景南在内部会议上提到,匹克内销直营板块自年初以来持续亏损,仅1月至7月就累计亏损逾1.3亿元,期间还不得不转手三个分公司。由此,匹克选择实行阶梯式降薪,最高降幅达50%。
此种状况下,各家都在寻找新增量。
以安踏集团为例,更细分的市场或许有着红利。第三季度,其所有“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同比录得45-50%的正增长。安踏旗下“其他品牌”主要包括DESCENTE、KOLON等。
还需看到,安踏亦在加大研发投入。
10月27日,安踏集团披露,其已启动全球首批运动鞋设计专业建设,携手武汉纺织大学成立“安踏集团运动鞋创新产业(300832)学院”及与东华大学共建“东华-安踏运动鞋设计特色专业”。安踏称,这将实现从理论教学到产业实践的全链路融合。
李宁也提到,过去十年,李宁单品牌研发投入累计超过30亿元。
以上种种都预示着,运动市场正走向更激烈的巨头竞争。
10月27日,安踏体育报收87.8港元/股,跌幅0.57%。
同日,上证消费80指数报收5182.41点,涨幅0.42%。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