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十国”主导全球矿业格局

来源: 中国黄金报

  10月24日,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地学合作研究室主任陈秀法指出,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加速,战略性矿产需求激增,全球矿业勘查投入持续回升,其中金铜仍是勘查主力,但大型矿床发现数量却断崖式下降,“三洲十国”主导全球矿业格局。

  陈秀法介绍,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在经历2016年低谷(不足70亿美元)后持续回升,2020年达131亿美元高峰,2024年仍保持在124亿美元高位,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初级矿业公司投资占比从2016年的26%跃升至近年40%以上,成为推动勘查热潮的重要力量。

  投入主体上,大型矿业公司占比50%左右,初级矿业公司占比从2016年的26%提升至近年40%以上,成为重要力量;从投入阶段看,从2014年初级、高级与科研、矿产勘查都在30%以上,呈现“三足鼎立”态势,转变为2024年矿产勘查及高级勘查与科研阶段占比均超35%,草根勘查占比从30%降至近20%。

  在区域布局上,全球勘查呈现“一稳三升三降”格局:拉丁美洲稳居首位,占全球投入的25%-30%;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投入持续上升;而亚太、非洲及其他地区则呈下降趋势。

  从钻探工作量看,钻孔数量呈三阶段阶梯式增长,2014-2016年为2万-4万个,2017-2020年达5万-6.5万个,2021-2024年超7万个,最高近10万个。其中,澳大利亚一国钻孔数超过全球第二至第九名总和,加拿大、美国紧随其后,三国合计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二。在矿种上,金矿钻孔数量领先,金铜两矿种占比超50%。

  尽管勘查活动日益活跃,但成果产出效率却在下降。陈秀法表示,全球钻孔建矿率从2014-2016年的约19%降至2021-2024年的15%左右。更令人关注的是,自2012年以来,全球新发现大型矿床数量呈“断崖式”下滑,近年年均不足5个,远低于2000-2011年高峰期的每年15个以上。新发现的大型矿床中,铜、金矿占比高达75%,其中金矿131处、铜矿112处,集中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中智利、中国等10个资源大国发现数量超10个,澳大利亚更是唯一超30个的国家,呈“三洲十国”态势。

  展望未来,陈秀法指出,一是全球经济长期震荡向好,矿产资源需求旺盛,矿业发展前景可期;二是各国对矿产资源战略性认识提升,地缘博弈或加剧,资源国将强化本土及联盟矿产开发;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绿色转型推动矿产需求结构变化,矿种勘查开发分化进一步加剧;四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广泛应用于找矿预测,提升勘查效率,深部、高原、极地等高难区域有望成为勘查新热点。

  (本报记者 许勇)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