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迈向绿色化与智能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驱动行业变革
新技术是矿业的“核心大脑”,新工艺是“实践桥梁”,新装备是“坚实臂膀”,三者协同发力,正推动矿业从传统粗放走向绿色、智能、高效
10月24日,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由中国矿业联合会承办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论坛聚焦矿业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路径,汇聚七家领军企业代表,围绕技术突破、工艺创新与装备升级展开深度对话,呈现出一幅以“三新”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
绿色矿业已成为全球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论坛上,多家企业展示了从能源结构、选矿工艺到矿山运营的全链条绿色解决方案。
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海外业务总经理滕飞提出,矿业正从“所有权”向“使用权”转变,企业应从设备供应商转型为服务商,围绕客户价值提供电动化、零碳化、智能化一体解决方案。他介绍了博雷顿在电动矿卡、零碳矿山能源解决方案及自动驾驶方面的突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山东华特磁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风亮系统介绍了绿色矿山磨矿与磁选装备的创新应用。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永磁、电磁与低温超导强磁技术的企业,华特磁电展示了其在大型立环高梯度磁选机、高压辊磨机、智能分选机等领域的领先产品与EPC总包服务能力。
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朱一民分享了“金蝉”环保型贵金属选矿剂的研发与应用。该产品以其低毒性、高效益和便捷管理优势,在全球非氰选金剂市场中占据50%份额,可完全替代氰化钠,助力矿山实现绿色提金。
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应用成为本届论坛的另一大焦点。
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矿山行业总经理颜加辉聚焦矿业数字化与AI实践,展示了钉钉在全球化组织协同、AI办公、安全治理与智慧园区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他指出,AI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钉钉已服务中国半数以上矿山企业。
金诚信(603979)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丁金刚介绍了企业以技术创新推动“矿山服务+资源开发”双轮驱动战略的实践,重点分享了无人化出矿系统、膏体充填技术、自然崩落法等核心技术在安全、绿色、高效开采中的应用。
此外,中国十五冶推出的矿用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以其机械化、连续化作业优势,正在改变传统钻爆法的高风险、低效率困境。其总经理段云指出,TBM虽前期成本较高,但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深部开采,是未来矿山掘进的重要方向。
在工艺与装备协同方面,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龙结合海内外案例,强调了“选矿不对,找矿白费”的理念,提出通过创新工艺与模块化设计实现矿山高效建设与运营。鑫海作为全产业链服务商,已在全球完成600多个EPC项目。
华特磁电也在超导技术、智能传感分选、高压辊磨等领域形成系统化装备体系,并与多所高校及院士团队合作,推动磁电技术从选矿延伸至医疗、环保等跨领域应用。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吴国华指出,新技术是矿业的“核心大脑”,新工艺是“实践桥梁”,新装备是“坚实臂膀”,三者协同发力,正推动矿业从传统粗放走向绿色、智能、高效。可以预见,在“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双重驱动下,矿业行业的转型已不再局限于单点技术突破,而是进入系统性、生态化创新的新阶段。
(本报记者 顾筱倩)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