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支付公司增资 持牌机构缩减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英草卓玛

  非银支付公司正在密集增资。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近期更新的一则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同意网银在线(北京)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银在线”)增加注册资本至15亿元人民币。拉长时间看,年内,已有浙江唯品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支付机构获批增资。

  “支付机构在今年掀起增资潮,关键原因在于2024年5月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表示,这不仅将注册资本最低门槛明确为1亿元实缴资本,更建立了与备付金规模挂钩的净资产动态要求,这直接对支付机构提出了资本金相关要求。

  《条例》第八条明确,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亿元,且应当为实缴货币资本。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业务类型、经营地域范围和业务规模等因素,可以提高前款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条例》施行后,各支付机构紧锣密鼓增加注册资本金,早在去年就曾掀起过一轮增资潮。

  回看2024年,包括微信支付的运营主体——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易宝支付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均获批增加注册资本,财付通更是连续两年完成增资。2024年3月,其获批从10亿元增资至153亿元,成为注册资本最高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今年6月,财付通又再度增资至223亿元,继续稳居行业首位。第二、三位则分别是:PayPal中国全资子公司贝宝支付(北京)有限公司(45.2亿元)、北京度小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4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支付机构增资有助于增强自身实力,从行业来看,也将推动支付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事实上,今年以来,支付行业的“冰火两重天”现象仍在延续——与头部支付机构注册资本节节攀升形成对比的是,在严监管、强竞争的背景下,支付行业正在加速出清,一些中小支付机构正在加速退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持牌支付机构数量已缩减至164家,累计注销支付牌照达107张。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