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持续推进,是否可以填上氢能的“坑”?
万钢主席:汽车产业的能源转型要坚持多路线协同推进
10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高度肯定东风新能源转型成效,指出汽车能源转型要坚持纯电动、氢能、低碳燃料等多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加快形成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多元化解决方案。
10月22日,东风与本田启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运行,基于东风在商用车领域的深厚积淀、本田的燃料电池技术展开合作。
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和规模推广,能否成为氢能商业化应用的关键?
欧阳明高院士:燃料电池重卡经济性具有较大提升潜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中指出:“1000km干线场景下,不同动力类型重卡的经济性最佳续驶里程分别为:燃料电池重卡1000km、电动重卡500km。”
欧阳明高表示,技术乐观情景下(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风光余电制绿氢等技术落地),燃料电池重卡总拥有成本将与柴油重卡接近。叠加氢瓶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后,燃料电池重卡经济性可优于柴油重卡,且接近换电重卡水平。
深蓝汽车陈金锐:以商用车为先导,坚定商乘并举发展路径和产业升级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总监、长安燃料电池整车项目总监陈金锐在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创新发展论坛中表示,目前国内交通领域中氢能消费占比最大的是货运领域,高达70%。
陈金锐认为,结合乘用车在交通领域的特殊市场地位(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占汽车总产销量比重在80%以上,年产销总量高达2000余万辆),待国家政策体系与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后,乘用车领域必将成为氢能交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坚定“商乘并举”的发展路径,推动燃料电池乘用车产业升级,提质上量。
北汽福田崔凯:以氢能生态为基础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
北汽福田汽车(600166)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公司副总经理崔凯提出:“在示范城市群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以典型场景为牵引,从绿电制氢到全产业链运营,再到碳资产、金融等生态布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氢能产业生态,以此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东风研发总院张剑:在场景需求驱动下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氢能技术副总工程师张剑认为,整车氢耗量与使用场景紧密相关,市区、高速、“三高”环境下系统与整车控制策略存在差异。因此,需构建以应用场景为驱动的能量管理策略,从系统效率优化及控制、附件功耗,控制策略、动力分配及整车能量流分析等方面着手,开发基于动态平衡的能量控制策略,实现系统怠速零功率输出等功能,显著降低整车氢耗量。
一汽研发总院王宇鹏:坚持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自主开发和性能优化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领域经理王宇鹏提出:“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需从峰值效率和动态响应两方面进行优化。峰值效率方面,通过分析电堆温度、计量比、压力的敏感性,寻找电堆与BOP的最优工作区间并进行操作条件优化,结合排氢策略设计,可实现氢气利用率≥99%且最高效率可达62.4%;动态响应方面,借助 PID、模糊控制等多种方法,可提升动力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系统动态加载可达50kW/s。”
深蓝汽车陈金锐:通过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发展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总监、长安燃料电池整车项目总监陈金锐认为,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路线主要有全功率和增程式两种。增程式产品目前在使用便利性、经济性与寿命上更契合国内行业实际;全功率路线随着燃料电池产业规模化,系统成本大幅下降后竞争力将提升。此外,还需从零部件安全设计、高压储氢瓶安全设计、故障保护机制以及规范使用等多方面,强化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保障。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