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2023-09-19 06:03:5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据了解,这份《意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印发的矿山安全生产领域纲领性文件。目前上述《意见》已于9月6日向社会公布。

  《意见》聚焦当前矿山安全生产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系列重大任务和举措,并将煤矿安全生产经验拓展至非煤矿山,要求整体提升办矿水平,推动矿山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

  防止矿山出现重特大事故一直是矿山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非煤矿山安全监察司司长李峰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次《意见》尤其对治理重大隐患提出针对性举措,要求强化企业全员全覆盖排查整治,强调矿山企业要定期开展全员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不能局限于矿山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要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发挥每一位矿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企业要提高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不能每次自查都只是发现一些小问题,要能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要敢于主动自查自改自报重大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到位,做到真查真改真消除。

  《意见》同时强调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建立重大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在重大隐患消除前跟踪监管,并监督整改销号,压实矿山监管监察部门监督整改责任,推进重大隐患整改闭环管理,保证查改质效。此外,《意见》要求强化隐患责任倒查,不仅对重大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追究责任,对排查整改不力导致重大隐患依然存在的企业也要追究责任。

  《意见》还强调,政府监管监察要严格执行“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对发现重大隐患不处理处罚或跟踪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倒逼相关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措施、督促企业必须限期整改到位,防止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明确灾害严重煤矿准入等要求

  据了解,这份《意见》要求加快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建立一整套全过程风险动态管控工作机制,构建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链,明确灾害严重煤矿准入、非煤矿山源头管控、整合重组、升级改造、智能化开采等要求。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张昕在发布上表示,《意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务实”,“直奔主题、直面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聚焦当前矿山安全生产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既从体制、法制、机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又从党委政府、部门、企业等层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将煤矿安全生产经验拓展至非煤矿山,整体提升办矿水平,推动矿山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启动矿山安全法修订,正研究论证起草

  这次出台的《意见》专门对推进矿山安全依法治理作出明确要求,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亦多次呼吁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的立法工作。

  对此,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和科技装备司司长薛剑光在发布会上表示,将重点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全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他透露,目前修订已正式启动,正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研究论证和起草工作。

  薛剑光称为回应现实要求,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将合并修订原来的《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出台新的《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目前,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我们正在加快立法进度,在司法部和应急管理部的指导下,全力做好条例制定出台落实工作。”

  聚焦

  国家矿山安监局答南都:引导灾害严重地区加快矿山智能化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特别围绕“事前预防转型”提出系列举措,要求加快资源整合,推进升级改造,强化科技支撑。矿山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目前不平衡,下一步如何根据《意见》要求推进智能化改造?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司长孙庆国在发布会上回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全国目前现有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共1400个,具备智能化工作面煤矿达到730处,产能占比达到59.5%,但矿山智能化建设还存在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认识不足、建设进展不平衡、相关标准规范不健全、部分技术装备适应性不强等问题。

  他表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将根据《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规标准,研究出台《加快推进矿山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引导灾害严重和高海拔等地区加快矿山智能化建设,推动灾害严重矿井无害化、少害化开采,高海拔矿区远程化低海拔作业。

  此外,将加大政策扶持,在产能核增、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等方面予以精准支持,重点推动智能化高标准建设、常态化运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还将专题召开露天矿山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交流学习露天矿山智能化建设先进技术,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矿山和科技企业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全力推动无人驾驶、智能钻爆、新能源技术等在露天矿山广泛应用。

  矿山要向事前监管转型离不开科技赋能,另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和科技装备司司长薛剑光介绍,目前全国已基本建成煤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一张网”,以防范化解煤矿瓦斯、火灾、水害、冲击地压等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构建煤矿企业到地方监管监察部门到国家监察机关的互通网络,已经联网接入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煤矿的安全监控、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感知数据,可实时监测全国60余万个传感器、80余万名入井作业人员、3.9万户作业视频监控数据,共享气象和电力大数据,用电监测现已覆盖全国75%的煤矿企业,开发多种风险分析预警功能,可以有效地监测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超限、异常波动、高值报警,以及井下作业人数、用电量异常等情况,并可对未来24小时受台风以及50毫米以上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威胁的矿山企业进行分析预警。

  非煤矿山则以危险程度较高、易发生事故的尾矿库、地下矿山、高陡边坡露天矿山为监测重点,正在推进建设全国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并安排部署将全国露天矿山边坡监测、水害监测、视频监控全部纳入“一张网”。目前,全国所有在用尾矿库和全部“头顶库”都已经建设在线监测系统,绝大部分已经联网接入国家平台,边坡现状高度200米以上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已建设边坡在线监测系统。

  采写:南都记者蒋小天王森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威尔高
  • 东晶电子
  • 中亦科技
  • 剑桥科技
  • 东田微
  • 北京科锐
  • 先锋电子
  • 崇达技术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