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本土药企调整研发管线,部分新冠在研新药“夭折”

2024-05-08 08:37:16 来源: 新京报

  上海医药601607)日前发布公告,为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优势研发项目,决定终止三个研发项目的后续开发,其中两个项目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一个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这3个研发项目累计投入超3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至少7家本土药企终止部分研发管线。其中,不仅有多款在研新冠疫苗、药物“夭折”,也有因临床试验结果未达预期,或受新冠疫情影响而终止的在研新药项目。

  上海医药终止三个研发项目

  上海医药此次终止的三个研发项目分别为I010项目、B002项目以及B003项目。上海医药表示,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本公司会计政策,上述研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已全部费用化并计入相应会计期间损益。本次终止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事项,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I010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拟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2016年11月,该项目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处于Ⅰ期临床试验结束阶段,累计研发投入约4759.90万元。

  B002是新型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拟用于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以及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2017年9月,该项目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处于Ⅰ期临床试验收尾阶段,累计研发投入约1.33亿元。

  B003是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偶联制品,拟用于HER2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2018年1月,该项目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处于Ⅱ期临床试验入组阶段,累计研发投入约1.41亿元。

  根据国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现状,基于市场情况全面、谨慎分析,并结合战略规划,天坛生物600161)决定终止自主研发的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pH4)Ⅲ期临床试验研究及后续研发。截至今年1月31日披露公告,天坛生物对该项目的研发投入约7069.09万元。

  记者查询到,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提及,为预防CMV病发生而实施的针对CMV病毒血症的治疗,被称为抢险治疗,其中二线治疗方案中提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难治性CMV感染的疗效尚存争议。在CMV病治疗中,针对CMV肺炎治疗一节也提及,加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够带来获益仍然存在争议。天坛生物提及的预防和治疗现状,或是出于对产品未来上市前景的考量。

  多款在研新冠药物“夭折”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新冠病毒引起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低。这一趋势也让当初火热的新冠药物研发降温。今年以来,多家公司终止的在研药物项目适应症为COVID-19(新冠病毒肺炎),及时止损。

  舒泰神300204)3月26日发布公告披露,基于当前新冠疫情形势,结合年度审计工作开展,对研发项目进行梳理,决定终止4款新冠在研药物的5个临床开发,均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适应症为重型或危重型新冠病毒肺炎。尽管舒泰神针对这些项目的研发投入高达3.83亿元,但继续开发则意味着更高的资金投入以及不确定的市场。

  沃森生物300142)也于4月25日披露,将终止重组新冠病毒疫苗(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临床试验。该款疫苗于2021年5月获批临床试验,沃森生物、北京微达及相关合作方针对该疫苗开展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工作。沃森生物表示,因为该款疫苗启动研发时间较早,主要针对当时流行的新冠病毒原型株进行的抗原设计和研发。根据新冠病毒变异的情况,该疫苗现已不符合当前国家对于新冠疫苗需含有针对XBB变异株或者对XBB变异株有效的要求,继续研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

  不过,沃森生物新冠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Omicron XBB.1.5)的研发依然在推进。4月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款疫苗的Ⅲ期免疫原性桥接临床研究结果全面达到预设目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沃森生物表示,该疫苗现已完成支持药品注册申请上市的主要研究工作,并做好申请上市许可的准备。

  凯因科技也在今年2月披露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中提及,终止“重组人干扰素α2b”新冠适应症的研发。该适应症研发尚在雾化给药临床前研究阶段,凯因科技认为,需视国际研发前沿进展和市场前景谨慎推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拟终止该项目研发,并将本项目节余募集资金477.73万元用于推进“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慢性乙型肝炎适应症)子项目临床试验。

  多个项目未达预期终止研发

  除新冠疫情的变化外,还有一些新药研发项目是因为临床研究结果未达预期。

  亚虹医药2月发布公告称,APL-1202与化疗灌注联合使用,治疗化疗灌注复发的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关键性临床试验已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优效趋势,却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亚虹医药决定终止APL-1202与化疗灌注联合使用在该适应症的进一步开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亚虹医药针对该关键性临床试验累计投入约1.3亿元。

  不过,APL-1202还在开发其他适应症,APL-1202单药治疗未经治疗的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Ⅲ期临床试验、APL-1202口服联合替雷利珠单抗作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普洛药业000739)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注射用索法地尔则是在临床研究运行期间,受到新冠疫情全国大范围风控影响,可能导致临床研究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风险以及方案偏离可能引起的数据质量风险而终止研发。尽管该临床研究已经进行到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普洛药业还是决定终止研究。据悉,普洛药业针对注射用索法地尔研发投入共计1.22亿元(未经审计)。

  太平洋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霍亮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药企研发管线调整的现象有所增加,背后主要有几个原因:国内药企逐渐进入创新深水区,新靶点药物或者新适应症后期临床失败的概率高于me-too类产品,因为新靶点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匮乏,也缺乏可参考的临床开发路径;国内创新药竞争加剧,竞争格局的恶化使研发速度较慢的管线,未来的商业化空间更受限;受资本市场环境影响,部分创新药企的研发费用收缩,更需要聚焦核心研发管线。

  跨国药企的研发管线也在不断调整,一方面是研发收缩的原因,更多的是药品本身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不及预期,如吉利德的CD47单抗;另一方面,对于突破性的新靶点和新技术,跨国药企会进行前瞻性的并购或引进,如ADC、PROTAC、减重相关管线等。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胜蓝股份
  • 雷曼光电
  • 中泰化学
  • 国轩高科
  • 滨江集团
  • 新晨科技
  • 万科A
  • 荣盛发展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