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备受青睐,国有六大行去年末已坐拥9.5万科技员工

2024-05-24 22:18:5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越来越多从校园走出的“准程序员”不再只盯着互联网大厂,而是选择将银行作为进入职场的“第一站”。

  “入职后主要做哪方面的工作?”“公司的工资待遇如何?”“入职后是否会有轮岗安排?”今年的春季校园招聘中,在工商银行601398)软件开发中心某地研发部的一场校园招聘宣讲会上,参会的高校学子对银行技术岗位兴趣浓厚,向现场宣讲人员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逐渐加快,银行业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布局,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仅从国有六大行看,2023年在信息科技上的投入就合计超过了1200亿元,科技人才在员工中的占比亦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之下,科技岗依然是银行招聘的关注热点。

  回看各大银行发布的2024年度春季招聘信息,无论是银行总行直属的金融科技部门,还是旗下分行以及子公司,均提供了丰富的科技岗位。同时,随着对AI大模型研究和应用的加快,部分银行除了招聘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等专业方向的技术人才外,还加大了对具备大模型开发和应用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

  “人工智能技术为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能力注入了新动力300152)。”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导,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晓玫表示,银行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人才布局,一方面有助于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优化风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银行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种类,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高银行获客能力。

  “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抢手

  “如果我们的专业技能可以与金融业相结合,在反洗钱、反欺诈研发等方面做出一些研究成果,感觉非常有价值。”

  今年,在一场由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某地研发部举行的春季校园招聘宣讲会结束后,一位某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对每经记者表示,金融行业是其重点关注的择业方向,银行科技岗在工资待遇上或许不及互联网大厂,但他感觉工作时间会相对规律,而且自己未来在职业发展上也有机会向金融专业转型。

  公开信息显示,在2024年春季校招中,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珠海总部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西安等6地研发部皆放出招聘计划,7城合计招聘人数超过200人,除了少量行政岗和财务岗外,大多为科技菁英岗,主要面向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科技类、数理统计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作为“数字工行”建设的主力军,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主要负责工商银行的应用研发、新技术研究、技术管理、服务支持、生产运维、人才培养任务,共有员工7200余名,是该行最大的直属机构。

  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看,银行业一直走在前列,其释放的大量科技岗位需求,也为校内相关专业学子带来了除互联网大厂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今年春招中,中国银行601988)总行直属的软件中心、信息科技运营中心分别计划招聘150人、34人,全资子公司中银金科则计划招聘35人。此外,中国银行绝大多数发布了招聘公告的境内分行也都计划补充信息科技岗人员,到分行各级机构从事信息科技相关工作。

  为了助力“数字化新交行”建设,交通银行601328)总行金融科技部门在2024年春季校招中推出了金融科技管理培训生、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IT系统管理、业务分析师、创新研究员等岗位。此外,部分分行也在招聘金融科技储备生或金融科技方向人才。

  作为今年春招的“大户”,农业银行601288)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同样热切。农业银行研发中心、数据中心提供软件研发岗、产品研发岗、信息技术工程师岗的同时,浙江、山东、湖南、广东、海南、山西、大连、宁波、厦门等省/市分行的金融科技岗或信息科技岗也有进员计划。

  除了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今年春招中也在继续挖掘科技类人才。比如,民生银行推出“民芯”金融科技人才计划,总行数据管理部拟招聘数据治理工程师、智能算法工程师、监管统计分析经理,总行信息科技部拟招聘开发架构师,西安、青岛、厦门等多家分行拟招聘金融科技岗人员。

  招银网络科技作为招商银行600036)的全资子公司、总行软件中心,其深圳、杭州、成都三地研发中心在2024春季校园招聘中均释放出了岗位,主要招聘后端开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数据开发工程师、智能运维研发工程师、测试开发工程师等。

  兴业银行601166)集团旗下的兴业数金是国内首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在今年校园春招中,兴业数金拟招聘JAVA开发工程师、移动端开发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数据开发工程师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科技人才中,会技术、擅创新、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备受银行追捧。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在2023年发布的《金融科技领域人才发展蓝皮书》指出,金融科技人才是一类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其中,能够在技术与管理、技术与业务、业务与管理等方面跨界融合的人才擅长解决交叉领域难题,是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招聘的热选人才。

  “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跨领域”,平安银行000001)在2023年年报中透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示,该行正在注重培养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并由此构建了以梯队培养、专业培养、复合培养“三位一体”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从招聘情况看,今年广发银行除多家分行有招聘金融科技类人才的计划外,负责全行IT系统研发建设、齐聚“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总行研发中心也放出岗位,涉及后端开发、前端开发、信息安全、数据研发方向、算法方向、测试方向等。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今年也推出了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产品架构、数据分析等方向的金融科技管培岗,并强调将通过提供多岗位学习机会培养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

  张晓玫介绍,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研究团队调研发现,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器学习、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都是目前银行业比较看重的金融科技技能。此外,对于技术人才来说,专业的金融知识也必不可少。

  发力“AI”赛道 有银行招聘大模型专家

  工商银行建成同业首个全栈自主可控的千亿级AI大模型技术体系,率先实现在多个金融业务领域创新应用;兴业银行发布百亿级大模型ChatCIB,上线6类数字助手,形成首批AI大模型场景赋能;平安银行将大模型技术用于汽车金融AI验车等场景……纵观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信息,不难发现,多家银行已在探索和实施AI大模型在金融服务中的各种应用场景,以提升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从今年的春招情况看,随着对AI大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的加快,部分银行正在加大对具备大模型开发和应用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积极构建能够支持大模型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人才库。

  比如,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珠海总部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西安等6地研发部在进行2024年春季校招的同时,也启动了社招工作,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科技人才,部分岗位涉及人工智能以及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

  在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上海研发部的招聘计划中,就包括大模型方向的算法专家和数据工程专家。从岗位职责看,算法专家需能够规划和突破基于海量数据603138)的语言理解和生成大型模型,推动大型模型技术在业务端的产业应用落地和发挥业务价值;数据工程专家负责大模型数据任务构建,推动大模型应用方向数据标注工作,并要求对大模型的prompt撰写有了解,能够根据应用场景进行prompt调优。

  工行软件开发中心2024年社招中发布多个大模型方向的岗位需求

  在交通银行,其科技子公司交银金科今年春季校招中计划招聘AI算法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前后端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其中,AI算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包括负责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深度学习相关模型设计及优化、发展和掌握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等。

  作为招商银行最重要的技术贡献者,招银网络科技不但在春季社招中拟招聘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开展大模型前沿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和引入,还启动了第8季数字金融训练营(2025届校招提前批)的招募工作,从“AI”“数据”“产品”三大赛道挖掘金融科技新生力量。在“AI”赛道,该公司要求参与者熟悉AI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学习等多种生态,善于驾驭AI赋能金融服务产业。

  “人工智能技术为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能力注入了新动力。”张晓玫表示,银行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人才布局,一方面有助于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优化风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银行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种类,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高银行获客能力。

  但她同时提醒,银行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简单运用相关技术,重点需要考虑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与银行现有业务融合的可行度,这背后需要大量相关领域优质人才进行研判。

  六大行去年金融科技投入超1228亿元 科技人才“浓度”进一步提升

  随着技术演进以及市场变化,银行业的金融科技正朝着客户导向、数据驱动、安全合规、开放协作、成本效益等方向发展,在信息科技上的投入也在持续增加。

  梳理各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记者发现,2023年,国有六大行在信息科技方面的投入合计超过1228亿元,相较上年增长5.38%。截至2023年末,六大行金融科技条线员工数量共计约9.49万人,整体增速约为8.6%,其中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科技条线增员幅度更是在30%以上。

  从信息科技投入规模看,2023年,六家大行均达到了百亿级别,有四家更是超过了200亿元。其中,最高的是工商银行,达到272.46亿元;建设银行601939)、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250.24亿元、248.50亿元、223.97亿元;交通银行为120.27亿元,邮储银行601658)为112.78亿元。

  从信息科技投入增速看,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领跑,分别同比增长了7.45%、7.06%;邮储银行增速接近6%,同比增长5.88%;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增速也均超过了3%,分别为3.97%、3.9%、3.4%。

  在人才储备方面,截至2023年末,拥有科技员工最多的是工商银行,达到了3.6万人,与上年持平;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规模均保持在万人以上,分别为16331人、14541人、13150人,同比增长3.29%、9.18%、31.22%;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也分别升至7814人、7055人,同比增长33.30%、10.70%。

  就人才结构看,工商银行不但金融科技人才最多,而且占比最大,2023年末金融科技人员占到了全行员工的8.6%,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该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持续优化科技人才结构,依托“科技菁英”招聘品牌及集中培养机制,带动基层金融科技职能加速向创新研发与营销服务支持转型。

  2023年,交通银行聚焦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全力推进科技万人计划落地落实,2023年全行新招录科技理工应届生占比提升至70%。年末,交行金融科技人才总量同比增长逾33%,在全行员工中的占比快速提升近2个百分点,达到8.29%,占比仅次于工商银行。

  此外,农业银行去年金融科技人才数量也有较快增长,增速超过31%,在全行员工中的占比升至2.90%,同比提升了0.7个百分点。

  除了国有大行,不少全国性股份行也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和布局力度。例如,中信银行601998)面对数字化浪潮,近三年累计投入近280亿元,复合增速达17%,2023年末科技人员队伍壮大至5600余人;

  兴业银行以“企业级、标准化”方法论推进数字化转型,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83.98亿元,年末科技人员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6.85%,达到7828人,占员工总数比例升至13.91%,同比提升2.04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以“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为演进方向,从“线上招行”迈向“智慧招行”,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141.26亿元,2023年末研发人员达到10650人,占员工总数的9.14%。

  面对技术变革以及数字化转型向纵深迈进,银行接下来又该如何做好人才储备,应对未来市场竞争与挑战?对此,张晓玫从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一是加大外部金融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探索制定合理的薪酬与晋升机制,既要“引得进”,又要“留得住”;

  二是在银行内部培养金融科技人才,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在线课程等方式,提升员工的相关素养与综合能力;

  三是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引入外部专家智库,获取金融科技领域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前沿研究成果,占据先发优势。

  而对于意向从事金融科技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而言,眼下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积累更多的技术应用实践经验,打造真正的职场竞争力。有学生对记者坦言:“比起继续深造,早点参加工作可能更有优势,因为现在科技变化太快了,如果不能与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同步,感觉自己很容易被替代掉。”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威尔高
  • 东晶电子
  • 先锋电子
  • 北京科锐
  • 中亦科技
  • 晨丰科技
  • 长城电工
  • 剑桥科技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