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信贷需求疲弱,多家银行将对公业务视为破局关键

2024-09-11 16:22:11 来源: 京融教育官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为2.8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合计归母净利润为1.09万亿元,同比增长0.4%。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给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从各大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对公业务依旧是支撑银行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各大银行正积极加大对对公业务的投入与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监管的要求。多位银行高层在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对公业务是银行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战略共识,无疑为银行业的未来绘制了清晰的蓝图。

  对公业务作为银行业的传统强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贷款、贸易融资、现金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板块,在当前经济环境中依然需求旺盛,为银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成为了抵御市场波动的坚实屏障。同时对公业务还是银行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兴服务模式层出不穷,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更为银行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增长点。

  国有大行作为行业的风向标,其在2024年的战略布局中,继续巩固对公业务的核心地位,展现出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洞察与精准把握。而各家银行虽策略各异,但均将对公业务视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对实体经济支持责任的担当,也是银行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601398)副行长张守川称,将助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优化新能源汽车、光伏制造、锂电池以及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投融资政策,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适配性。上半年,工商银行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1.74万亿元,增长7.1%;人民币债券投资余额增加1.09万亿元,境内主承销债券近77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近3.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近4000亿元。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601988)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增幅达到9.98%。相比之下,境内人民币个人贷款新增1439亿元,增幅仅为2.47%。特别是在普惠贷款、绿色信贷、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信贷增速均超过了各项贷款的平均水平。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对公信贷无论是增量还是增速都优于去年同期。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银行的主要信贷投向集中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及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还有批发和零售业。从区域布局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战略区仍然是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

  邮储银行

  邮储银行601658)副行长徐学明在谈及今年信贷投放特点时提到,上半年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全行新增信贷5099亿元,其中一季度净增3732亿元,占上半年增量的73%。此外,零售贷款的表现弱于公司贷款,这在邮储银行的历史上并不常见。邮储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杜春野提到,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的竞争,呈现出了白热化态势,但是事不避难、道不避险,邮储银行将努力构建公司金融的特色竞争优势。

  农业银行

  截至6月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2.63万亿元。农业银行601288)副行长刘洪表示,接下来,农业银行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银行

  截至2024年6月末,交通银行601328)集团客户贷款余额8.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0%。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普惠贷款、绿色信贷和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幅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建设银行

  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建设银行601939)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80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加1971.61亿元,增幅12.31%。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表示,建设银行将加大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夯实对公项目的储备,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制造业、普惠、绿色等领域贷款投放的力度,并将持续优化对公信贷的结构。

  在股份制银行层面,类似的趋势也得到了体现。

  招商银行

  被誉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600036),其对公贷款余额达到2.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1%;相比之下,零售贷款余额为3.47万亿元,仅增长2.98%。招行行长王良表示,招行过去资源有限,战略以零售为主,对公司业务相对而言投入不足,所以未来要打造公司业务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光大银行

  光大银行601818)的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对公贷款信贷客户余额为2.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6%。相比之下,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幅为2.8%。光大银行上半年在重点领域加速扩表,对公贷款成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在科技、绿色、普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长速度均超过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兴业银行

  根据兴业银行601166)半年报,上半年公司着力将信贷投向服务实体,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提升信贷投放质量、节约资本、提增效益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报告期内,公司将“三张名片”“五大新赛道”“数字兴业”与“五篇大文章”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绿色贷款、科技贷款、普惠贷款占当期贷款(不含票据)新增比重为45.41%、32.76%、20.37%,其中,科技型企业绿色贷款增量占当期贷款(不含票据)新增比重为17.3%。截至上半年末,兴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

  平安银行

  与正在调结构的零售板块相比,平安银行000001)对公业务增速较快,占比也在同步上升。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谈及对公业务,平安银行高管认为,一方面,在平安银行的零售转型过程中,对公业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另外在经济不确定的时候,批发业务是渡过周期的很好业务品种。另一方面,平安银行过去对公业务发展较弱,目前是恢复性增长。

  从业绩来看,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对公业务发展比较稳健。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实现业务稳健发展。6月末,企业贷款余额15,921.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4%;企业存款余额22,804.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

  浦发银行

  昔日有着“对公之王”之称的股份制银行曾大举加入零售之争,又因“迷航”而掉队,业绩连续三年“失守”。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直言:要复活、激活原来的“对公之王”基因。浦发银行600000)副行长康杰称,从专业细分角度,该行将整个对公前台由原来的部门细分成了9个部门,坚定不移要把“对公之王”的基因激活和复活。

  2024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加大了对公贷款投放力度,报告期末,对公贷款总额(不含贴现)为3.1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9%。公司贷款利息收入超过零售贷款利息收入,为546.41亿元。

  然而,对公业务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金融顾问(CFC)的课程成为了从业人员提升业务素养与实战能力的重要路径。

  首先,CFC课程提供全面的公司金融知识体系,帮助学员构建对公业务的全局观。课程内容涵盖了公司金融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分析、投资决策、融资策略、风险管理、并购重组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使学员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对公业务,从而提升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CFC课程注重实战技能的培养,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学员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其在对公业务中的实战能力。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便于学员能够更快地掌握对公业务的技巧,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CFC课程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使学员能够从同行的经验中学习,提升对公业务的处理能力。学员来自不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交流与讨论,分享各自在对公业务中的经验和教训,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处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CFC证书作为国际认可的公司金融专业资格证书,不仅是学员专业能力的有力证明,更是其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持有CFC证书的金融从业者,无疑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公司金融顾问(Corporate Finance Consultant Certificate,简称CFC)国际金融认证知识体系旨在帮助企业站在公司金融视角,了解国内和国际的风险管理标准,树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培训认证体系同样适用于有志于在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第三方理财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对公业务,以及为企业提供投融资等金融顾问服务的从业人员,是率先与国际先进金融体系接轨的金融资格认证知识体系,也是基于《公司金融顾问》金融行业标准研发的新职业认证体系。公司金融顾问是国家认可的金融行业新职业,旨在培养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又能把握国内公司金融业务特质的综合金融服务人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南天信息
  • 天茂集团
  • 保变电气
  • 岭南股份
  • 华映科技
  • 海南海药
  • 安诺其
  • 中达安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