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液冷行业跟踪:预计AI液冷将为产业链公司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2025-08-11 19:06:58 来源: 同花顺iNews

      2025年8月11日,东方证券发布了一篇汽车与零部件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预计AI液冷将为产业链公司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AI液冷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预计需求刚性将推动液冷市场空间及渗透率快速提升。为尽可能减少训练时间、降低训练成本,AI智算中心需要建立高度集中化的GPU集群,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将推动AI智算芯片性能及功耗持续提升、智算机柜向功耗高密度化演进。以英伟达为例,其最新的Blackwell架构GB200/GB300芯片TDP超过1000W,集成72个GPU的NVL72单机柜功耗达到120kW,在芯片侧及机柜侧均已超出风冷技术的解热上限,预计液冷技术将从可选变为必选,液冷需求刚性将推动液冷市场空间及渗透率快速提升。 ASIC布局加速及国产算力集群规模提升将为液冷市场打开新增长空间。为减少对GPU依赖、降低算力成本,谷歌、AWS、Meta、OpenAI等头部云服务和大模型厂商均加快布局定制化ASIC并引入液冷方案,如Meta与博通合作开发首款ASIC芯片MTIAT-V1,采用液冷与空冷混合技术,后续将推出170kW高功率机架。另一方面,国产算力逐步向十万卡超大集群迈进,华为发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通过432节点级联可构建16万卡超算集群,满足十万亿参数级大模型训练需求;腾讯、百度、阿里等厂商也已宣布支持十万卡级别集群。预计ASIC布局加速及国产算力集群规模提升将为液冷市场打开新增长空间。 海外液冷供给缺口将为国内供应商提供出海机会,参考汽零成长路径,预计国内供应商有望从单一部件向总成化配套发展。以往的海外液冷产业链供应商主要为台系和美系公司,国内厂商难以进入海外液冷产业链;随着海外AI服务器出货量提升,海外液冷供应商产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液冷需求;而国内供应商在产品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持续提升,逐步取得海外市场认可,如英维克002837)等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体系。我们预计海外液冷需求扩张将为国内液冷供应链公司创造出海机会,未来将有更多国内公司进入海外液冷产业链;参考汽零成长路径,我们预计竞争力较强的国内液冷供应商将有望从单一部件配套逐步拓展至模块化、总成化配套,由Tier

2向Tier1逐步迈进,实现配套价值逐步提升。

AI液冷壁垒较高、配套价值量较高,预计在中长期维度仍将具备相对更好的竞争格局及盈利水平,将为产业链公司提供第二增长曲线。传统的通算中心功耗较低、负载较为平稳,而智算中心功耗较高,且在开始训练任务时将会出现瞬时、大幅度的负载冲击,对液冷系统的效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认为AI液冷将具备相对较强的竞争壁垒。从配套价值量上看,根据测算,英伟达GB200NVL72液冷系统核心零部件中CDU、液冷板单机柜价值量将超过20万元,GB300NVL72液冷系统的单机柜价值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壁垒较高、价值量较高的AI服务器液冷行业在中长期维度仍将具备相对较好的竞争格局,为产业链公司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从投资策略上看,随着智算芯片及机柜功率密度提升、海外厂商ASIC布局加速、国产算力集群规模提升,预计液冷市场将有望迎来快速扩张,液冷产业链将有望借机进入海外供应链,AI液冷将为产业链公司提供第二增长曲线。建议关注:英维克(002837,未评级)、银轮股份002126)(002126,买入)、飞龙股份002536)(002536,未评级)、川环科技300547)(300547,未评级)、祥鑫科技002965)(002965,未评级)、溯联股份301397)(301397,未评级)、中鼎股份000887)(000887,未评级)。

风险提示

AI智算中心扩张速度低于预期、液冷渗透率低于预期、国内液冷供应商出海进度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寒武纪
  • 华胜天成
  • 广东建科
  • 玉禾田
  • 海立股份
  • 中国长城
  • 福日电子
  • 北纬科技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